今年以來,清水縣聚焦鄉村治理,堅持不斷探索創新,積極謀劃主動創穩行動載體,持續深化平安鄉村示范創建,走出了一條多方參與、共建共治的新路子,為鄉村振興和群眾安居樂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村一工作陣地 工作運行實體化
推行村“綜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務室+警務室”綜合辦公模式,統籌集中建設,一室多用、一體辦公,為駐村民(輔)警、綜治信息員、網格員、人民調解員、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等提供了辦公場所,為工作聯動、服務聯辦創造了有利條件。為駐村民(輔)警設立了警務室,配備辦公設施,推動駐村民(輔)警進村“兩委”班子任職,切實加強農村社會治安防控。
一村一綜治隊伍 人員力量集聚化
鄉鎮黨委任命村黨組織書記為村綜治中心主任,村委會主任為村綜治中心副主任,村文書為綜治信息員,為推動鄉村治理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和人員保障。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組織動員鄉賢五老、致富能人、巾幗團隊等群體,組建說事評理會、產業帶富會、治安巡邏隊、志愿服務隊等,壯大鄉村治理力量。
聘請“五老”人員、鄉賢楷模等為村“說事評理員”,利用座談會等形式,每月舉辦一次說事評理會,將街頭巷尾的“隨意聊”變成村級組織的“正式議”,化怨氣、順心氣、揚正氣。
一村一法律團隊 法律服務個性化
為全縣260個行政村選聘配齊“法律顧問”,明確“法律顧問”服務內容,至少每季度到村開展工作一次,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服務。村級有涉法事務,“法律顧問”親自指導,依法妥善解決村級涉法案事件;村內有重大疑難復雜矛盾糾紛,“法律顧問”全程參與,為雙方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推動矛盾糾紛依法化解;群眾有涉法案件,“法律顧問”堅持跟進,幫助制定個性化解決方案,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法律明白人”堅持走村串巷,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主動上門為當事人講法普法。
一村一基礎網格 服務管理精細化
在全縣260個村精準劃分基礎網格306個,選配專職網格306名、輔助網格員914名。制作“專職網格員”“輔助網格員”等具有鮮明標識的網格服,配發給所有網格員,統一著裝上崗,“網格藍”成為村頭巷尾的一道亮麗風景。
嚴格落實“鄉鎮每季度一次、村每月一次”的網格員教育培訓任務,開展以涉農政策、法律法規、調解技巧、安全常識、應急知識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全面提升網格員工作水平和實戰技能。
面對群眾訴求、困難問題、救助救護、監護監管、代辦事項,網格員堅持主動辦理、熱心幫辦、上門服務,第一時間作出響應,第一時間采取措施,第一時間展開服務,將精細化、溫馨化的服務落實到戶到人。
一村一調解組織 人民調解多元化
健全村人民調委會,擇優選聘村組干部、駐村民警、網格員、群防群治隊員、五老人員為村人民調解員。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組建以和事佬、法律明白人等為主體的“說和調解團”,積極參與人民調解。
根據村綜治中心排摸掌握的情況信息,針對婆媳矛盾、鄰里糾紛等矛盾,指派有威望、人緣好的和事佬上門說和,化解家庭鄰里矛盾,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和諧。
針對土地糾紛、損害賠償、事故糾紛、贍養老人等矛盾糾紛,由村干部召集駐村民(輔)警、網格員、鄉賢五老等人員,聯合開展調解,簽訂調解協議,督促履行落實,推動矛盾化解。
一村一信息平臺 治理手段信息化
網格員廣泛運用“隴情E通”“天水綜治”等APP,開展巡邏打卡、事件上報、信息更新。印制7萬份主動創穩“提醒卡”全部發放到戶,將“天水五治”小程序普及到人,提供各類應急電話信息,做到為民辦實事、解民憂。(新甘肅•甘肅法制報記者 齊洪德)
- 2023-08-16嘉峪關公安:“預警+勸阻”構筑防詐反詐“防火墻”
- 2023-08-16任振鶴主持召開十四屆省政府第22次常務會議,安排部署審計整改和重大項目推進落實情況督查工作
- 2023-08-16甘肅生態環境執法服務企業助力高質量發展
- 2023-08-16甘肅省人民政府原參事蘇孝林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甘肅省人民政府原參事蘇孝林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