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安全之花盡情綻放
——全省公路系統安全生產月活動速記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李曉云通訊員吳 晶
今年全國“安全生產月”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其間,全省公路系統從養護作業現場到街頭巷尾,“安全生產月”活動此起彼伏,激發安全動能,共繪平安畫卷。
讓安全認知扎根心底
“人人講安全”的倡議,其根源在于深度的認知。全省公路系統精心策劃、周密組織,廣大干部職工熱情高漲、積極響應,安全知識講座、警示教育、技能競賽等各類活動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展開。
武威公路發展中心組織開展了“一把手講安全”培訓活動,聚焦隱患排查、安全管理、作業規范等內容,充分發揮“頭雁效應”,通過“關鍵少數”帶頭學、帶頭講、帶頭抓,有效打破安全教育“上熱中溫下冷”的困局,推動安全生產理念深入人心,讓安全責任層層傳導。
“這次警示教育看得我后背發涼,原來一個小小的違規操作,竟會釀成如此嚴重的后果!”嘉峪關公路發展中心高養所一名職工在觀看完安全警示教育片后,發自內心的感慨。
金昌公路發展中心創新安全教育培訓模式,依托“釘釘直通車”小課堂開展“火眼金睛一起來找茬”風險隱患辨
識培訓活動,參訓人員化身“安全偵探”參與沉浸式“找茬”體驗。
“安全生產月”期間,全省公路系統累計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超過200場,覆蓋人員達1.2萬余人次,切實將安全知識傳遞到干部職工身邊,讓安全認知扎根心底。
在實戰演練中學會應急
“個個會應急”的目標實現,關鍵在于將應急能力落實到實踐行動中。公路養護隊伍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此,各單位組織開展了水毀搶險、火災應急疏散、地震逃生、養護作業區車輛闖入等突發事件應急演練,讓干部職工在模擬場景的實戰中學會應急技能,提升應急響應能力。
“西側封閉!東側警戒!”在張掖公路發展中心2025年汛期公路應急搶險作業演練現場,隨著一聲令下,安全警戒組迅速進行警戒布控,布置示警桶、爆閃燈,交警、路政配合警車封閉交通,引導社會車輛有序繞行;醫療救護組駕駛救護車疾馳現場,5分鐘內完成傷員轉移,10分鐘內轉移被困車輛。各環節無縫銜接,展現了“一點觸發、全網響應”的實戰效能。
定西公路發展中心圍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主題,匠心打造消防安全專項活動。理論課堂上,專業講師以典型火情為引解析辦公與居家隱患,深入淺出地傳授火災撲救、路線識別、器械操作等安全要訣;實戰演練時,警報驟響,干部職工聞令而動,依循預案,用濕
巾捂住口鼻,俯身快步前行,安全撤離。
在排查中整改安全隱患
“排查身邊安全隱患”的關鍵,在于行動中的細致入微。各單位以開展汛期暑期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為契機,對公路高填深挖、陡坡陡堤、不良地質等重點路段邊坡和自然災害影響區域的公路橋梁、涉水路面、過水涵洞等重點領域、重點點位細致排查。同時,鼓勵全員參與隱患排查,建立隱患排查臺賬,實行閉環管理,確保隱患整改到位,以實際行動織密安全防護網,為公路安全保駕護航。“安全生產月”期間,全省公路系統累計排查整治風險隱患143處。
臨夏公路發展中心通過“無人機+AI”方式對大橋完成巡檢工作,快速對比AI病害樣本庫識別橋梁鋼結構銹蝕、纜索高位損傷等典型病害隱患,較傳統人工識別效率提升4倍以上,隱患排查更加智慧精準高效。
白銀公路發展中心以“智能安全帽”為依托,為公路養護安全生產與應急搶險筑牢保障防線。在養護作業現場,作業人員規范佩戴智能安全帽,以科技手段壓實安全責任,提升作業效率。同時,憑借智能安全帽的遠程監控與語音對講功能,實現了搶險現場的遠程可視化調度指揮,顯著提升了應急搶險響應速度與指揮效能。
“安全生產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全省公路系統將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常態化、長效化,讓安全之花在公路養護事業中盡情綻放。
- 2025-06-23為“少年的你”撐起法治晴空
- 2025-06-23她將多面身份化作熱氣騰騰人間煙火
- 2025-06-23藏漢雙語說"法"理隴南山鄉筑平安
- 2025-06-23讓法治陽光照亮成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