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
孔子說:“考查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觀察他為達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這個人怎樣隱藏得住呢?這個人怎樣隱藏得住呢?“
——楊伯峻《論語譯注》
【小識】
側面看
編入中學語文課本的漢樂府民歌《陌上桑》,塑造了一位美麗動人的農家姑娘秦羅敷的形象。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老師在講這一段的時候,大都會推出一個概念:側面描寫。側面描寫就是用間接的方式對對象進行描寫的一種藝術手段,所以也叫間接描寫。你沒有在這一段里看見羅敷吧,但羅敷的美麗動人卻躍然紙上。
躍然紙上,用孔子的話說就是:“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人沒有出場,但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已經一目了然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看一個人的日常交往,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君子以道,小人以術,看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看一個人的精神寄托,也可以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
這也提醒我們,要知道一個人的群眾影響,就應該到群眾中走一走;要知道一個人的社會形象,就應該到社會上走一走。同樣,要知道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就應該到他的同事中走一走;要知道一個人的專業水平,就應該到他的同行中走一走。側面看人,是不會把人看扁的,也不會把人看偏了。
當然,孔子并沒有說“正面看人”不重要。
相關新聞
- 2020-01-21【清風典歷】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 2020-01-20【清風典歷】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 2020-01-19【清風典歷】如之何,如之何
- 2020-01-15【清風典歷】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