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是對黨史的深刻總結,更是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對共產黨員的最高要求。把人民當江山,還是為自己謀“金山”,這是新時代依然要回答的重大課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這段講話,彰顯了人民領袖的人民情懷,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揭示了我們黨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的奮斗歷程和成功密碼,更激勵我們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始,我們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黨的領袖對黨與人民的關系作出過許多深刻的闡述,有過許多發人深省的比喻,更有過許多身體力行的示范。
在七大閉幕式上,毛澤東在講話中說,共產黨是“愚公”,要挖掉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兩座大山,“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
在毛澤東心里,人民大眾具有至高無上的位置。
打開《毛澤東年譜》會發現,建國初期,毛澤東同家鄉親友的家書里,記載著許許多多他婉拒家鄉人諸如求職、求學以及各種特殊照顧要求的內容,對于此類特殊要求,毛澤東的回信里總是“不宜來京”“我不便介紹”“我不能辦”這樣的話。毛澤東的表兄文運昌是他青少年時期交往最密切的朋友。當年,正是這位表兄的推薦和幫助,毛澤東才得到父親同意而進入高等小學讀書;也正是這位表兄給了他《新民叢報》等改良書籍,讓他大開眼界。毛澤東對文運昌始終心懷感激。1953年10月,文表哥來信,請求為外婆家15位親戚解決入職、求學問題。這15個人,年齡從12歲到18歲,都有一定文化,也都只是希望離開家鄉工作、學習,不是非分之想,但是毛澤東揮筆寫下一行字:“許多人介紹工作,不能辦,人們會說話的。”
“人們會說話的”,這六個字,字字千鈞!毛澤東對紀律的高度敬畏、對監督的自覺服從、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力透紙背、直抵人心,始終閃耀著共產黨的領袖和無數共產黨人徹底的人民情懷!
自黨的七大以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就被寫入黨章。這既是對黨史的深刻總結,更是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對共產黨員的最高要求。懂得這個道理,并不難,難的是一直貫徹到工作之中,從不忘懷;難的是掌握權力后堅守如一。
1991年,已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耿飚決定赴革命老區,看望曾經血脈相連并肩戰斗過的隴東人民。消息傳來,大家奔走相告。當晚,耿飚所住的縣招待所門口老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看望他,摩肩接踵、人聲鼎沸,其中一部分群眾向他告狀,怎么勸也不愿離去。看到這種情景,耿飚心情十分沉重。在離開的那天早晨,耿飚對當地干部講了一段催人淚下的故事:
50年前,耿飚擔任旅長的385旅在這里駐防,部隊的一個戰士犯了嚴重錯誤。旅部決定按紀律將該戰士槍斃。當部隊在操場上準備執行紀律時,來了一大群老百姓替那個戰士求情。耿飚堅決要執行紀律。誰知竟連受害者的父母都跪地求情,緊接著一操場的群眾全都跪倒,哭著請求不要槍斃這個戰士,讓他戴罪立功。不管怎么勸,他們也不起來。最后,耿飚流著淚接受了群眾的請求。
故事講完后,耿飚環顧四周,大聲問道:“現在我要問問今天在座的你們這些人,不管哪一個,如果做錯了事,老百姓還會不會替你們求情?”耿飚之問,振聾發聵,全場鴉雀無聲,在場的干部受到強烈震撼,猶如被猛擊一掌。
“耿飚之問”并沒有成為過去式,依然值得我們深思和警醒。
“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他們中間生根開花。”今天,我們更要領悟到,毛澤東的這段名言里的“那里”,絕不僅僅是地理的代名詞。時空轉換,共產黨人的初心依然不能變,與人民的血肉聯系依然不能變。
轉戰陜北的時候,毛澤東在一個老鄉家意外看到灶臺上掛著的竟然是他的畫像。毛澤東問:大嫂,你家怎么不供灶王爺啊?大嫂說,祖祖輩輩都供灶王爺,還不是照樣吃苦。毛主席來了,咱們窮人才成了人的,才不受欺負了。咱們要供就供毛主席。同志,你們從延安來吧,借問咱們的毛主席他可好?
我們把人民大眾放在心里,人民才會把我們放在心坎里,才會張開他們土地般的胸懷,接納我們這顆種子,并讓我們在他們的心里抽穗、生長。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
晚年的毛澤東曾給身邊工作人員說過一個故事:魯班到終南山學藝,出師時,師父給了他一把斧子,問他,有人用斧子給自己掙下一座金山,有人用斧子在人們心中刻下一個名字,你是選擇哪一種?魯班毫不猶豫地回答:選擇后者。毛澤東說,我們共產黨人的手中都有一把斧子,那就是為人民服務。共產黨人的志向應當是中華之志,不能僅僅寫在黨章上,而要寫在每個黨員心中,落實到行動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從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莊嚴宣告開始,無產階級的政黨就為了人民大眾的利益而前赴后繼。1943年,毛澤東深情地說:“共產黨人是一種特別的人,他們完全不謀私利,而只為民族與人民求福利。”黨章明確:“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產黨員是手持“斧子”為人民謀利益、為人民“打江山、保江山、壯江山”的人,把人民當江山,還是為自己謀“金山”,這是新時代依然要回答的重大課題。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一部黨史,就是一代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壯麗踐行史。學習黨史,就要學習黨的奮斗史所揭示的真理,學習一代代共產黨人的信念和人格,更要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責任和擔當,開時代新局,譜復興篇章。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