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楹聯】
孔方兄與我無緣,我未肯尋他,休怪他不相親近;
釋迦佛求他作甚,他即能度我,還需我自己修行。
——清•路德撰(見《三秦古今聯語》)
【小識】
清嘉慶翰林路德,是關中地區有名的教育家。曾國藩曾說,陜西當時近三十年登科之人,無一不出其門下,他還舉薦自己的兒子向路德學習。但路德不恃才倨傲,鄉鄰有難,往往仗義疏財,使鰥寡孤獨免受凍餒之苦。其為人,從這副聯中也可看出。
古時銅錢因中間打有方孔,被稱為“孔方兄”,一個“兄”字,盡顯諂媚之意。路德開筆便說,自己與錢無緣,錢自然也不會“親近”自己,這是以調侃的口吻,告誡君子勿要有逐利之心。下聯再作警醒,求神不如求己,自己不腳踏實地去做事,一切都是空談。作為一個門生滿天下的“老夫子”,他在當時能有這樣務實的見解,確屬難得。
古人有淡泊名利之舉,也有取之有道之說。晚清樸學大師俞樾曾題某財神廟一聯:“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則財恒足矣;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又從而招之。”意思是以仁善為寶,無論交朋友、做生意,終能以善緣結善果,財富也會日漸積累。在不失仁義的前提下去獲利,人不厭其取,財富依然得以積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人人都想先富起來,但豈不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嘉南)

(書法作品由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提供 作者 杜寶林)
相關新聞
- 2021-09-03《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 2021-09-03史鑒|慈愛有度
- 2021-09-03丹心從來系家國
- 2021-09-03軒昂眉宇壯三軍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