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權力”看似不大,實則一頭連著政策,一頭連著群眾,直接關涉群眾切身利益,關乎黨和政府的形象。隴南市紀委監委聚焦科學確權、陽光曬權、規范用權,精準、高效、差異化開展“小微權力”監督,切實維護了村集體和群眾合法利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曬出“小微權力”清單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為確保群眾在村級事務中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市紀委監委緊盯鄉村權力關鍵點,針對鄉村“小微權力”運行中信息公開不夠、群眾知曉度不高、監督不到位等問題,圍繞“三重一大”事項決策、“農村三資”管理、工程項目管理、惠民惠農政策落實、社會保障、便民服務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容易產生廉政風險的事項及環節,梳理出6大類33項權力事項,規范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防控清單和運行流程圖等“三清單、一流程”,明確每項權力的法定依據、執行主體、程序步驟、辦理時限、責任追究等內容,清晰劃出鄉村事務辦理中“可為”范疇和“不可為”邊界,成為鄉村干部履職、群眾辦事的路徑指南,實現行權有標準、監督有依據。

群眾正在按照使用指南學習操作“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
同時,整合縣、鄉、村三級監督力量,采取“定責、知責、亮責、督責、問責”五責工作法,推進鄉村“小微權力”規范運行,進一步提高群眾對權力監督的知曉率和參與度,讓干部用權有了“說明書”、群眾辦事有了“流程圖”,實現監督執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看圖辦事,照單操作,保證出不了問題。”“現在辦個事,需要哪些材料、去哪辦,看‘小微權力’清單一目了然,一次就能辦成。” ……
現如今,說起“小微權力”的管理運行,群眾紛紛點贊。
打造“指”上監督“陣地”
“不用出門,只要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反映的問題辦到哪個環節了。干部干得咋樣,我們還能在線監督,這個‘一點通’還真是一點就通!”
隨著甘肅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平臺和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的推廣運用,權力清單、辦事進程、辦理結果都被一一“曬”在了陽光下。
徽縣紀委監委通過數據共享互聯、自動比對和關聯分析,精準發現問題,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督,變事后監督為事前監督,精準篩查排摸違紀違規問題線索13條,立案查處6件,追繳違規發放資金5.47萬元。

康縣王壩鎮紀委召開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宣傳應用培訓會。
康縣紀委監委圍繞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的操作使用,及時對鄉鎮干部和村黨支部書記“手把手”培訓,并組織開展集中宣傳和入戶走訪,向群眾“面對面”宣傳講解引導操作。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發布“監督一點通”操作流程、播放宣傳視頻,并通過“千村千群”將平臺運用知識廣泛傳播,讓“監督一點通”平臺戶戶知、人人用。
清單、流程、結果“曬”出來,方便了群眾查詢了解辦事程序,提高了群眾對權力監督的參與度,規范了“小微權力”運行,有效防止了群眾在辦事中可能遇到的推、拖、繞等問題。
從嚴執紀規范運行
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加強監督,市紀委監委用明規矩破“人情網”、用嚴問責去“絆腳石”,進一步規范“小微權力”運行,約束基層干部行為,提升群眾獲得感。

武都區紀委監委成立督查組深入一線,對小微權力監督清單內容逐一核對,確保了清單中各項監督內容精準、全面。
2021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基金、冬春生活困難救助資金等“四項資金”專項監督,通過甘肅省扶貧(民生)領域監督信息平臺分析比對、各級各部門自查自糾和監督檢查組實地檢查等方式,共核查疑似問題2242個,核實群眾投訴舉報問題520個,收繳資金590多萬元。
緊盯村(社區)集體“三資”管理運行,市紀委監委確定在徽縣、西和兩個縣的12個村開展集體“三資”提級監督試點,共查處集體“三資”管理方面問題5件,處理7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人、組織處理1人,推動“三資”管理公開透明、規范運行、監管到位。
市紀委監委認真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通過“廉政警示”平臺分層分類通報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用同類事警醒同類人。選取《亮劍“微腐敗” 守護“救命錢”》等6部警示教育片開展警示教育600余場次,7.6萬余人次接受教育。(供稿 王銘 編輯 王彬 張莉)
相關新聞
- 2022-01-12山丹:一線監督 保障震后工作落實
- 2022-01-12單兵作戰變兵團作戰 環縣推行鄉鎮紀委辦案協作區制度
- 2022-01-12【回眸2021】白銀:助力化解“停車難” 群眾怨聲變掌聲
- 2022-01-12蘭州:溫情回訪讓被問責干部重拾信心 輕裝上陣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