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只要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
團結是鐵,團結是鋼,團結就是力量。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是舉世矚目、凝心聚力的盛會。一次次審議、一次次討論,代表委員肩負億萬人民重托,謀發展、商國是,集眾智、匯群力。開好全國兩會,開出精氣神、開出正能量,14億多中國人民將匯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力量,上下一心、團結奮斗向未來。
全國兩會凝聚團結奮斗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繼續書寫最恢宏的史詩
莊重大氣的金色黨徽在藍天下熠熠生輝、鮮艷的紅旗在春風里獵獵作響、廣場上五大主題雕塑雄偉矗立……在全國兩會召開的時刻,“紅色地標”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參觀者絡繹不絕,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感受著黨和人民百年奮斗書寫的最恢宏的史詩。
百年成就使人振奮,百年經驗給人啟迪。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百年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
回顧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歷萬險而矢志不渝,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從百年前的‘奧運三問’到今天的‘雙奧之城’,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向往到物阜民豐、全面小康的現實,千年夢想,百年夢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感嘆:“我們見證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的團結才有主心骨;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的奮斗才有坐標系。14億多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黨和國家事業就能向前推進一步。
“歷史雄辯地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歷史任務。”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潘碧靈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過去一年,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勝利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制定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世界領先,“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一樁樁、一件件大事、喜事、要事,極大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豪情和信心。
團結要有圓心,固守圓心才能萬眾一心。“來之不易的成績,來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來自全體人民的團結拼搏。”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威海市委書記張海波說。
團結就是力量,共同奮斗才能贏得希望。“去年,行業遭遇疫情沖擊、芯片短缺、原材料漲價等諸多挑戰,但我們全力穩定供應鏈,與上下游企業‘抱團取暖’,自主品牌產品銷量再創佳績,企業進入良性發展通道。”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說。
“一個石榴”的故事引關注
——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團結奮斗、開創未來
提起當面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的情況,全國人大代表、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教務科研處處長王曉紅依然心潮澎湃,她在匯報中講到“一個石榴”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到了‘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段佳話。工作中,我以‘三千孤兒入內蒙’為故事背景創作了古箏獨奏曲《母親的呼喚》。”王曉紅說,習近平總書記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心關懷,成為了大家工作和學習的巨大動力。
在走訪調研中,王曉紅發現自治區各地按照統一部署,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內容有機融入學校思政課中,并不斷創新育人載體,提升育人質量。有的學校,如興安盟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專門在校園中栽種了石榴樹,老師領著學生到石榴樹邊,剝開一個石榴讓孩子們去看、去感悟,讓孩子們更形象、更直觀地理解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團結和諧,則國家興旺、社會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則國家衰敗、社會動蕩、人民遭殃。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
“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此誓。”1951年元旦,云南普洱26個民族的48位頭人代表在寧洱縣剽牛喝咒水、盟誓立碑。歷經風雨,“民族團結誓詞碑”碑仍在,文更亮。
70年后,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西側廣場矗立起五組大型雕塑。其中一組《追夢》雕塑,以“團塊結構”作為主體造型語言,塑造了包括56個民族兄弟姐妹在內的73個人物,在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帶領下,接續奮斗、堅毅前行的豪邁氣概。雕塑主創、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說:“《追夢》展現各民族同舟共濟, 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喜悅、自信與自豪,代表團結一致、互助共勉,共同奏響了時代文化的最強音。”
歷史深刻啟示,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的根本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雪域高原到塞外草原,從天山南北到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現行標準下民族八省區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民族地區累計減貧3000多萬人;全國民族自治地方420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28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困擾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各族人民心向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我國各民族面貌、民族地區面貌、民族關系面貌、中華民族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民族地區調研,始終同各族人民在一起。這次又用四個‘與共’描述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創未來的堅強決心和美好圖景。”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斯朗尼瑪說,各民族人民一定要齊心協力,共同奮斗,像一家人那樣一起過上好日子。
“懸崖村”傳來新消息
——緊緊依靠人民始終團結奮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鑄就新的輝煌
“‘懸崖村’傳來新消息!”位于四川大涼山深處的阿土列爾村,處于海拔1400多米的懸崖之上,被稱為“懸崖村”。2017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談到“懸崖村”感覺“很揪心”。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來自四川的益西達瓦委員,帶來了“懸崖村”的兩張照片和最新消息。
習近平總書記仔細端詳他拿起的兩張照片。一張,是昔日掛在陡峭懸崖上搖搖欲墜的藤梯;另一張,今日的鋼梯直入云霄,鄉親們走得踏實、走得穩當。
“鄉親們都下來了吧?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都下山住了吧?”
“第一張展現的是之前懸崖村村民出行攀登的木制藤梯,第二張是現在的懸崖村,村里發展旅游,搞起民宿,省里的大企業也加以扶持,懸崖村成了‘網紅’打卡地。”益西達瓦自豪地介紹,“一部分愿意搬遷的村民已經搬到山下,還有一部分留在村子里從事旅游工作,這是我們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就!”
現場參加聯組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在接受采訪時激動地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生非常重視,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和安全保障放在心坎上。”
王均金說,無論是養老、殘疾人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問題,還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民自留地、宅基地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都一一過問,事無巨細,想老百姓所想,“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深深鼓舞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團組審議、討論時,“人民”始終是關鍵詞,鮮明醒目、重若千鈞。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堅持人民至上”作為十條歷史經驗之一。團結奮斗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錘煉鑄就的寶貴精神品質。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既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更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劉毅強表示,前進道路上,我們要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對百年奮斗歷史最好的致敬,是書寫新的奮斗歷史。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下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謀劃未來一個時期的發展藍圖,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面對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面對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再接再厲、團結奮斗。只要14億多中國人民始終手拉著手一起向未來,只要9500多萬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與人民心連著心一起向未來,我們就一定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管筱璞 薛鵬)
相關新聞
- 2022-03-08與時俱進創新群眾工作方法
- 2022-03-08經典常談 |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 2022-03-08新視野 | 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 2022-03-08民以食為天 政以人為本 訪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政協委員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