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識】
《說文解字》:“達,行不相遇也。”并舉《詩》中的句子“挑兮達兮”,作為例證。《詩經•子衿》“挑兮達兮,在城闕兮”,趙逵夫先生認為“挑達”是雙聲連綿詞,表示來回走動的樣子。女子等候戀人而不得,于是來回走動,以釋放焦急情緒。
《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達,總體上說的是路,而且是站在路口來說的:只通往一個方向的叫做道路,直達就是這個意思;通往兩個方向的叫做歧旁,歧路就是這個意思;通往三個方向的叫做劇旁,這就是所謂的三岔路;通往四個方向的叫做衢,也就是十字路,“通衢大道”即此之謂也;通往五個方向的叫做康,通往六個方向的叫做莊,所謂“康莊大道”即從此而來;通往七個方向的叫做劇驂,通往八個方向的叫做崇期,通往九個方向的叫做逵。說到這里,就想弱弱地問一句,趙逵夫先生的“逵”字,是否為“九達”之意?
所謂“達”,或者是大路朝天,或者是各走其道,所以“行不相遇”。行不相遇,意味著互不干擾,所以,更易到“達”。
“達人”之謂,古亦有之。或指顯貴之人,或指通達之人,或指豁達之人。現在電視或網絡上,則指在某一領域非常專業,對某類問題十分精通的人,即所謂“高人”“高手”。比如旅游達人、戀愛達人、英語達人。王勃《滕王閣序》"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中的"達人",與現在的“達人”之意似乎最為接近。
路四通八達,人各有其志。這或許是一種默契,要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就應該走自己的路。(尚之)
- 2022-04-20拆:有多少建筑“活”到了設計年限
- 2022-04-19多:見得多了,才有見識,也才知道見識之局限
- 2022-04-18刺:批評要一針見血,說穿了就是要帶點刺
- 2022-04-15宕:一個小失誤,成就了宕昌人一個長久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