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創造性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實踐中形成和豐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經濟理論與實踐創新的智慧結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領悟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提出了六方面理論成果。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全面總結了以新發展理念和“七個堅持”為主要內容的理論結晶。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系統總結發展理念、所有制、分配體制、政府職能等11個方面主題、14項理論創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作了進一步概括,其中第七條指出“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這是對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高度概括,展示了習近平經濟思想是一個科學完整、邏輯嚴密、植根實踐、開放發展的理論體系,我們要深刻領悟其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和理論創新。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于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所在,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是確保我國經濟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必然要求。越是形勢復雜、挑戰嚴峻,越要發揮黨的領導定海神針作用,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提高領導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201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邁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必須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進入新發展階段。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就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階段。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啟新篇章,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必須著眼長遠、把握大勢,研究新的情況問題,作出新的部署安排。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必須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持新發展理念。201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新發展理念是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要堅持將新發展理念作為指揮棒、紅綠燈,深入把握新發展理念對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指導意義,真正做到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
構建新發展格局。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首次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是立足中國自身發展階段和發展條件,充分考慮經濟全球化和外部環境變化所作出的戰略抉擇,順應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推動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又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我們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部署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對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對我國經濟發展變革產生深遠影響。要進一步統籌落實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強化戰略思維、突出戰略協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有力的戰略支撐。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提出,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解決的是發展動力的問題,堅持創新發展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發展主動權的根本之策。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大國的根基,是我國經濟的命脈所在。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強調,我們這么一個大國要強大,要靠實體經濟,不能泡沫化。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我國經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深入實施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戰略,補齊短板、鍛造長板,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要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提升先進制造業等優勢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服務,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首次外出考察時強調,必須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當前,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如何推動世界經濟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我們必須回答的重大課題。各國只有開放包容、互聯互通,才能相互助力、互利共贏。要樹立全球視野,全面謀劃全方位對外開放大戰略,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全球發展倡議落地落實,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使世界經濟走上長期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時強調,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新的征程上必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要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重視解決好水安全問題,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確保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確保生態環境安全。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僅要有正確思想和政策,而且要有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習近平經濟思想始終貫穿著科學方法論。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國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要以穩求進、以進固穩。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堅持系統思維,增強系統治理意識能力,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既要堅持目標導向,在統籌謀劃、頂層設計上下功夫,增強方向感和計劃性,又要堅持問題導向,瞄著問題去、奔著問題來,在補短板、強弱項上持續用力。要保持戰略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善于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
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習近平經濟思想蘊含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鮮明的人民立場、宏大的全球視野,是立足國情、放眼世界、引領未來的指導思想,是指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科學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強大思想武器。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把習近平經濟思想貫穿到新時代新征程經濟工作的各領域全過程。
深學細悟,準確把握精髓要義。要堅持深學細悟、研機析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深刻認識習近平經濟思想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理論體系,密切跟蹤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工作的最新科學論斷、最新戰略部署,嚴格對標對表,經常校準偏差。要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和生動實踐。
善謀大事,前瞻研究戰略問題。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提出了大量亟待解決的新問題。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善于觀大勢、謀大事,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自覺在大局下謀劃工作、推動實踐。既要圍繞經濟工作的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重大問題,不懈探索、守正創新,做好頂層謀劃和戰略設計;又要見微知著,注重發現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強化預判預警,提出精準有效、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建議。
增強本領,勇擔改革創新責任重擔。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迫切需要以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對廣大黨員干部掌握增強干事創業的能力本領提出新的要求。習近平經濟思想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或船”的問題,為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提供了銳利思想武器。要把掌握科學方法、提升能力本領擺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突出位置。要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不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要聚焦增強創新能力、激發經濟活力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創新工作思路和辦法,科學把握時度效,更加精準地出臺改革方案,加大力度督辦和落實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改革舉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篤行不怠,堅持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確保各項重大改革舉措落到實處。要堅持求真務實,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提出的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要強化精準思維,做到謀劃時統攬大局、操作中細致精當,以繡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實、做到位。對當務之急,要立說立行、緊抓快辦,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對長期任務,要保證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
- 2022-06-30白云過山峰 明珠煥新彩 ——寫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
- 2022-06-30什么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干什么
- 2022-06-30白銀:選派44名優秀年輕干部到巡察機構掛職鍛煉
- 2022-06-29《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則》單行本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