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有具備偉大精神,才能開創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險阻、直面風險挑戰,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展現出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發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就是要堅定黨的領導的歷史自信,擔當為民造福的歷史使命,提升理論創新的歷史自覺,增強獨立自主的歷史定力,保持敢于斗爭的歷史清醒,葆有自我革命的歷史勇氣,推動黨和人民事業風雨無阻向前進。聚焦氣象萬千的新時代,我們要繼續發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凝聚合力、激發動力,乘勢而上、砥礪前行,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越過急流險灘、穿過狂濤巨瀾、跨越關鍵一程、抵達光輝彼岸。
堅定黨的領導的歷史自信,為民族復興鍛造掌舵領航的領導力量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定海神針”,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歷史和人民把我們黨推到了這樣的位置,我們就要以堅強有力的政治領導承擔起應該承擔的政治責任。”在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一改近代衰敗凋零的慘狀,向世界展現出一派蓬勃興盛的景象,并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放眼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歷史,沒有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深刻地、歷史性地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程。環顧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現狀,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最有理由自信。這是我們黨具有歷史自信的最大底氣,是我們黨在中國執政并長期執政的歷史自信,也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繼續前進的歷史自信。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只有始終不渝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才能繼續為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提供根本保障,才能繼續在人類的偉大時間歷史中創造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時間。
擔當為民造福的歷史使命,為民族復興聚合劈波斬浪的人民力量
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是推動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中國夢是民族的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目的是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為民造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擔當。百年來,黨和人民奮斗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為中華大地帶來萬千改變,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在這部史詩中,最生動、最形象、最觸動人心的,就是億萬人民的幸福夢。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富裕富足、揚眉吐氣。更加自信、自立、自強的中國人民,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志氣更堅、骨氣更硬、底氣更足。歷史的長河,因人民的力量奔涌向前。時代的芳華,因人民的拼搏絢麗綻放。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最根本的是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擔當為民造福的歷史使命,匯聚萬壑歸流、天下歸心的磅礴偉力,推動民族復興的航船劈波斬浪、駛向未來。
提升理論創新的歷史自覺,為民族復興淬煉指引航向的真理力量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這個前進的邏輯、發展的潮流,從根本上講,就是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沒有終結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先后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百年中國浩蕩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輝煌成就,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指南,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要鍥而不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堅持問題導向,聆聽時代聲音,與人民共命運,發展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讓真理之光照亮民族復興的征途。
增強獨立自主的歷史定力,為民族復興提供行穩致遠的制度力量
獨立自主,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和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國情與使命,決定了我們只能走自己的路。”人類社會發展史表明,一種發展道路,總是體現為一定的制度安排。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具有的顯著優勢,是我們從容應對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制度保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所以不可逆轉,就在于我們錨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方向不動搖,構建了具有顯著優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只要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一體推進堅持和鞏固制度、完善和發展制度、遵守和執行制度,就一定能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行穩致遠提供根本制度支撐。
保持敢于斗爭的歷史清醒,為民族復興凝聚奮楫爭先的精神力量
矛盾斗爭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動力。事物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沒有敢于斗爭的精神,就會在亂云飛渡中迷失、在泰山壓頂下退縮、在糖衣炮彈下投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敢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偉大的改革開放、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凝結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熱血與榮耀、夢想與榮光,是我們黨嚇不倒、壓不垮的風骨和品格,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黨無可比擬、無法企及的精神高度。這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深刻感悟,更是奔向未來的信心之源和根本保證。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要繼續堅持敢于斗爭,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宏偉目標,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
葆有自我革命的歷史勇氣,為民族復興注入接續奮斗的黨建力量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共產黨長期執政,是革命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而共產黨要實現長期執政,必須堅持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把黨的建設作為一項偉大工程來推進,是我們黨進行自我革命的偉大創舉。百年來,通過成功實施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和新的偉大工程,我們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淬煉出戰斗到底的革命精神,凝聚出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煥發出蒸蒸日上的生機活力。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探索出依靠黨的自我革命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徑。打最硬的鐵,須是鐵打的人。沒有全面從嚴治黨的革命性鍛造,就不會有今天這樣一個高度團結、堅強有力的中國共產黨,就不會有在困難面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黨群關系,就不可能在國際風云變幻中贏得歷史主動。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只有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定不移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偉大社會革命促進偉大自我革命,才能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必然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 2022-06-30偉大建黨精神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生機活力
- 2022-06-30堅持職責定位 完善體制機制 推動紀檢監察派駐監督工作高質量發展
- 2022-06-30永登:跟進監督 護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2022-06-30黨員9671.2萬名 基層黨組織493.6萬個 中國共產黨黨員隊伍持續發展壯大 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