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中華文化與奧運精神交相輝映,讓全世界感受到新時代中國的自信、包容、開放。圖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進入會場。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回答好的重大課題。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初秋時節,位于灤河北岸的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偏橋子鎮大貴口村游人如織,木屋農舍、親子樂園、山谷餐廳等特色農旅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將全村34名黨員織成“紅色網格”組建先鋒模范隊,劃定區域、包片包戶、明確職責。近年來,大貴口村“兩委”帶領村民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培育休閑采摘、觀光體驗、農業研學等新業態,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全面小康之后還要現代化,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實現。”2021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貴口村考察調研,在村民霍金家門口,總書記的話激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就在一個多月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實現現代化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直到中國共產黨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中國的現代化才走上了光明坦途。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性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大規模開展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建設,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而且站住了、站穩了,實現了從社會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性跨越。進入歷史新時期,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新的歷史性跨越,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2012年11月29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大型展覽《復興之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總書記鄭重宣示。
接過歷史接力棒,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偉大旗幟,堅定不移,一以貫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機貫通起來。
10年來,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一切進步和成就根本在于堅持黨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寫入黨章,“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入憲法……黨的十八大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治國理政的最根本原則。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得到有力保證,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更加科學,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在理論和實踐上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遼寧錦州,小凌河和女兒河交匯處北側的東湖森林公園,綠樹成蔭,草坪青翠。昔日臟亂差的臭水溝,如今成了市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從歷史長河來看,如果說我們這一代人能留給后人點什么,我看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2022年8月16日下午,來此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
迎著市民群眾綻放的笑臉,總書記再次提到“中國式現代化”這個宏闊的主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不能只是少數人富裕,而是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好紅色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站在歷史新的更高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對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頂層設計,取得了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擺脫貧困,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我們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未來,中國共產黨還將帶領14億多中國人民“一個不能掉隊”地邁入現代化社會,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
“我國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浙江省麗水市龍泉青坑底礦泉水廠,一瓶瓶印著“甬麗山海情 共同富裕路”字樣的泉水從生產線上魚貫而出。另一邊,寧波市江北區的康喜樂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一刻不停地將“麗水山泉”推廣進寧波市場。麗水的泉水寧波賣,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浙江,這個人口數量堪比歐洲大國的省份正在打造共同富裕樣板。“十四五”規劃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列入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們不是等實現了現代化再來解決共同富裕問題,而是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不斷地、逐步地解決好這個問題。
“我國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在大街小巷傳唱,愛國主義情感讓無數人熱淚盈眶;北京冬奧會,中華文化與奧運精神交相輝映,全世界感受到新時代中國的自信、包容、開放;面對世紀疫情,中國人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中華大地又見遍地英雄……我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在新時代巍然聳立。
“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以前我們是‘砍樹人’,最早我們工隊每年冬天生產木材能裝400節火車皮,現在丟掉斧鋸,成了‘看樹人’,同樣也是在為國家做貢獻。”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森工集團北岸林場第七小隊工隊長周義哲當了35年伐木工后,響應國家政策成為護林員,“以往只能掙半年工資,現在一年到頭都有收入,年均收入達6萬多元。”10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響徹中國的嘹亮聲音,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我國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不是第一個說要來老撾修鐵路的,但卻是唯一實實在在來老撾修好了鐵路的。”2021年12月3日,中老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運營,老撾從此實現了從“陸鎖國”變“陸聯國”的夢想,面對滄桑巨變,老撾人民感慨萬千。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覆蓋東西南北中,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越辦越好,連續5年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道路,奏響了中國與世界交融發展的新樂章。
胸懷天下,立己達人。2021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指出:“現代化道路并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國有14億多人口,迄今為止,全球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人口只有約10億人。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世界少有,統籌區域發展從來都是一個重大問題。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讓14億多人都過上好日子,還需要進行長期艱苦努力。
中國要發展,最終要靠自己。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那樣做的結果,不是必然遭遇失敗,就是必然成為他人的附庸。
破除“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我國的現代化,沒有走西方老路,而是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黨的領導,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有根本保證。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寶貴經驗。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不移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在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只要我們堅持在自己選擇的正確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就一定能夠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了可能。新征程上,只要我們始終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就一定能夠不斷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在過去一百多年贏得了偉大勝利和榮光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將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本報記者 郭興)
- 2022-08-22廣安觀潮|黨始終在人民群眾身邊
- 2022-08-22督促保供水保秋糧保民生
- 2022-08-22精準打板子 把脈開方子
- 2022-08-22撂荒地種出致富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