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前往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就醫的群眾欣喜地發現,附近道路兩側新增了很多臨時停車泊位。
“不僅停車容易了,道路也暢通了很多。”一位需要定期來醫院診療開藥的市民說,之前附近能停車的地方很少,經常需要兜圈等車位,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
轉變源于甘肅省紀委監委推動開展的停車設施建設管理“一難兩亂”專項整治。
這一專項整治于今年4月在全省全面推開,是省紀委監委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具體舉措。
“要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4月11日,在全省停車設施建設管理“一難兩亂”專項整治監督工作視頻會上,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王賦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切實推動專項整治深入開展。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聚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收費亂、管理亂問題,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推動市縣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停車設施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嚴肅查處背后的腐敗和作風問題。
明確重點 凝聚整治合力
整治“一難兩亂”,找準找實“難在哪里、亂在何方、腐在何處”是關鍵。
“我們通過實地調研、總結試點經驗、部門座談、明察暗訪、案例分析、線索起底等方式,梳理‘一難兩亂’共性問題和表現形式,從壓實主體責任和履行監督責任兩方面明確了監督的重點任務。”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冀鵬說。
據介紹,主體責任方面,紀檢監察機關推動整治解決重點區域停車設施不足等5類停車難問題、私自設場收費等3類收費亂問題和泊位施劃不合理、車輛亂停亂放等4類管理亂問題。監督責任方面,紀檢監察機關靶向查糾相關職能部門監管缺位,對公共停車領域亂點亂象視而不見、見而不管等6類作風問題,以及違規審批備案、出讓出租、低價外包、違法收取抽成費、保護費、好處費等5類腐敗問題。
整治“一難兩亂”,需要多個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為此,各地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由黨委牽頭抓總,政府主導推動,發改、公安、自然資源、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各司其職,街道社區積極配合,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落實,推動形成貫通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省會蘭州是“一難兩亂”整治的重點。據了解,蘭州市目前機動車保有量120.16萬余輛,其中汽車保有量103.08萬余輛,現有停車設施4068處、停車泊位53.63萬余個,加之受“兩山夾一河”地形限制,建設用地十分緊張,停車難問題尤為突出。
抽樣調查、街頭訪談、現場體驗……省紀委監委會同蘭州市、區兩級紀委監委組成調研組,深入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部分新建住宅小區、老舊小區、公共建筑配建停車場、道路臨時停車泊位、專用停車場等地明察暗訪。帶著發現的問題,與蘭州市公安、發改、自然資源、住建、市場監管等行業部門座談,面對面反饋,提出意見建議,推動整改。
蘭州市紀委監委督促各區縣對全市范圍內停車資源開展“網格化”摸排普查登記,建立健全停車資源數據臺賬,盤活、新增一批停車泊位,規范管理秩序。目前通過智慧停車引導、限時免費停放、“免轉非”經營模式等方式,將西固區西固北街、安寧區街坊路、城關區拱星墩后街等18條路、803個免費泊位納入規范化收費管理;在七里河光華街早市、城關區和政路、安寧區通達街等10條停車難突出路段,規范設置收費道路臨時泊位533個;在安寧區眾邦金水灣、城關區鴻運潤園外圍設置公共停車場2處、泊位416個。
借助數字手段破題,蘭州市紀委監委督促公安交管部門、智慧停車管理平臺運營公司優化智慧停車管理服務系統,開發具備車位查詢、目的地導航等功能的智慧停車微信小程序,推動停車資源共享,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當前,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已錄入停車場1535處、泊位21.4萬個,其中聯網接入停車場962處、動態泊位信息14.5萬個。
“我們注重查找‘一難兩亂’背后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杜絕在其位不謀其政、任其職不盡其責的人和事。”蘭州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宋治祥介紹,通過及時公開監督舉報方式,從“12345”民情通熱線、“12315”平臺等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和舉報投訴,梳理、起底問題線索,嚴肅查糾利用公共停車資源謀私等問題。
因地施策 精準施治
金昌市金川區的杭州路市場,1600余平方米臨時停車場內,一排排車輛有序停放。
這個擁有針織、水產、果蔬干果、五金日雜、副食百貨等150余家商鋪的綜合市場,曾因管理不順、車位不足、亂停亂放等突出問題,成為“一難兩亂”問題專項治理的“老大難”。
金川區紀委監委深入調研,協調督促相關部門以全區機動車保有量與停車位比率為參數,制定實施“紅、黃、綠”三色管理辦法。“紅色”即停車難問題相當突出的區域,主要以改建擴建、解難治亂為主,確保滿足基本停車需求;“黃色”即停車難問題不突出的區域,主要以適度增量、盤活存量為主,確保停車位充分利用;“綠色”表示該區域小區不存在停車難問題,主要以教育引導、加強管理為主,確保停車規范有序。在整治過程中逐一轉色,最終使全區都轉換成綠色。
杭州路市場就是其中典型的標紅“重災”區域。為了讓市場轉“綠”,金川區利用經營大棚拆除后近1600余平方米的閑置空地,街道規劃車位62個,安裝停車場指示牌和文明有序停車警示牌45處,劃制禁停黃色標線200米,在市場周邊增劃標準機動車停車位63個、電動三輪車車位24個,既解決了車輛亂停亂放問題,又規范了停車秩序,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全省各地在摸清底數基礎上,綜合分析點面、時間、空間供需匹配情況,按照一城一策、一圈一策、一區一策、一路一策的原則精準施治。
武威市中心城區、繁華地段、老舊小區以及學校、醫院存在人員密集、車流量大、重點區域停車泊位緊缺等問題,市紀委監委深化“室組地”協作配合,督促協調相關部門單位,通過新建改建停車設施、優化調整人行道阻車樁(石)、增設特殊時段臨時停車泊位等方式,合理滿足群眾就醫、上學、就餐等出行停車需求。專項整治以來,全市新增盤活停車泊位1.47萬個。
酒泉市金塔縣紀委監委通過日常監督、專題調研等方式,推動解決大多數老舊小區收費標準不一、收費管理不規范,城區部分區域僵尸車、罩衣車長期占用公共停車位,醫院、學校重點區域停車難等問題。同時,以棚戶區改造為契機,通過臨時新增、改造提升等辦法增加停車場、停車位。截至7月底,全縣共增加停車位2273個。
群眾所盼就是整治重點
近日,嘉峪關市42家停車場經營主體收到了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關于開展城區機動車停放“收費亂”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提醒告誡書》。
此前,嘉峪關市紀委監委通過“一難兩亂”專項整治監督意見建議收集小程序,發現有群眾反映市汽車站內停車場沒有收費公示牌,而且即使停幾分鐘也要收費,還不開發票。
嘉峪關市紀委監委隨即督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查糾此類問題,規范收費行為,嚴格落實收費公示制度,依法查處不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價格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
連日來,嘉峪關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11家停車場收費明碼標價不規范、2家停車場不執行15分鐘免費規定的問題,并約談相關停車場經營主體負責人,責令立即整改。
群眾所盼就是整治重點。
“人行道都被洗車修車的占了,我們路過只能走車道。”一見到白銀市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家住上海路新世紀花園小區的市民張女士忍不住抱怨起來。
監督檢查組核實發現,上海路南段洗車、修車店占用人行道,嚴重影響行人通行。監督檢查組立即將該問題反饋市場監管、城管執法等部門,督促合理設置待修、待洗專用停車泊位,引導有序停車。還建議各職能部門與汽車維修、清洗、裝潢、買賣門店簽訂“門前三包承諾書”,對亂象較為嚴重的發放提示單,高頻次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治成效。
張掖市甘州區濱河新區中和園住宅小區,開發商為了盡快收回成本,對地下停車位“只售不租”,小區住戶車輛只能停在小區外,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住戶意見很大。區紀委監委第一“室組片”聯動協作組下沉監督檢查得知該問題后,協調區住建、公安等部門與開發商、業主代表召開聯席會議,經過多次協商,最終開發商同意將部分地下停車位向住戶出租。
不久前,慶陽市市直機關六號、七號集中辦公區和市會展管理中心及西峰區11個區直單位,在非上班時段對社會車輛免費開放停車位。在市紀委監委有力監督推動下,目前市區14個單位共開放停車位396個,極大緩解了周圍群眾停車難問題。“再也不用為下班回來找不到車位而發愁了。”附近居民紛紛為這項新舉措點贊。
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魏宗輝表示,將持續壓實主體責任,落實監督責任,系統施治解決突出問題,確保到今年年底,各市(州)、縣(市、區)城區實現停車設施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全面理順,停車泊位存量資源有效盤活、增量逐步擴大,群眾投訴舉報大幅下降、滿意度明顯提升。(毛玉煜)
- 2022-08-29派駐省農業農村廳紀檢監察組:緊盯“餐桌”“車輪”糾治“四風”
- 2022-08-29廣安觀潮|以釘釘子精神防治節日“四風”問題
- 2022-08-29完善“懲、治、防”工作鏈條 全方位整治節日歪風
- 2022-08-29以有力監督促營商環境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