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想反映問題,電話記不住,網站找不到,現在好了,微信打開廉情監督熱線小程序就行,使用很方便!”剛剛通過廉情監督熱線解決低保問題的張掖市山丹縣村民王先生樂呵呵地說。
2022年以來,山丹縣紀委監委緊跟大數據時代要求,堅持“智慧監督、數據賦能、問題導向、成果運用”相結合,積極探索“互聯網+監督”機制,以高效便捷的紀檢監察信息化體系,提升綜合治理效能。
整合優化資源,打造監督執紀新模式
面對監督網絡資源分散、群眾投訴不便捷的問題,縣紀委監委立足實際,以節約高效為原則,整合現有監督資源,積極探索建立智慧監督集成平臺。
“平臺設置鄉鎮監督通道、部門監督通道、專項工作監督、營商環境監督、1+3+X廉情監督員、作風監督、便民服務、工作動態、法律法規9個基礎子模塊,實現服務群眾、監督干部、化解矛盾一站辦理。”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平臺以“123”智慧紀檢監察網以“廉情監督熱線”為紐帶,鏈接12388信訪舉報網,集成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甘肅省鄉村振興監督信息平臺,貫通12345市民熱線、縣行政效能監督平臺和廉情監督熱線,實現一個端口進入、分渠道反映投訴、集中跟蹤督辦、結果點對點反饋的效果。
同時,每周“曬”進度、每月“曬”排名、每季度“曬”成績,倒逼鄉鎮、部門單位加大宣傳推廣使用力度,真正把平臺打造成群眾身邊的監督利器,做到小微權力進清單、群眾監督無死角。
按照“1+3+X”模式,縣紀委監委在全縣111個村、6個社區聘任468名廉情監督員,加強對鄉、村、社三級干部行使權力、工作作風、服務群眾情況監督,通過廉情監督員協調處理群眾投訴70多件。
縣紀委監委對各平臺投訴舉報信息進行大數據綜合比對分析,精準定位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對問題突出的領域提出專項整治建議,形成廉情信息分析報告5期,強化數據分析,為推動政治生態評價精準“畫像”提供參考依據。截至目前,共提出專項整治意見建議15條,下發監察建議書3份,督促整改問題30個。
堅持人民至上,搭建為民服務新載體
“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網上辦事效率和處理結果我很滿意,給你們點贊!”近日,縣作風辦工作人員電話回訪時,投訴人徐某說。
“建立廉情監督熱線就是為了方便群眾參與監督。”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平臺設置了“便民服務”專欄,選取群眾普遍關注關心的臨時救助、低保等事項和政策文件、辦事流程、辦理時限等內容進行公示公開,方便群眾咨詢業務、了解流程。
在鄉鎮和部門監督模塊,將8個鄉鎮、111個行政村、12個社區和56個縣直部門單位的領導班子成員、基層單位負責人、窗口服務人員、村“兩委”成員、社長等全部納入監督范圍,公開職務、職責、聯系方式,對黨員干部進行“名片式”展示,引導群眾進行“好差評”網絡評價。
縣紀委監委公開鄉鎮及部門單位監督清單,黨員、公職人員和農村基層干部管理負面清單,詳細列出鄉鎮及部門單位主要工作職責、廉政風險點,方便廣大群眾“照單”監督。
“廉情監督熱線”智慧平臺對12345市民熱線、縣行政效能監察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對各平臺群眾反映問題集中管理、跟蹤督辦。采取線上受理、線上+線下”交辦審核、線上反饋的方式,分類處置、靶向監督。
去年5月以來,共受理投訴、咨詢、求助、建議等網民留言3160件,辦結3144件,辦結率99%;通過平臺督辦物業管理、噪音及環境、居民用水等民生類問題360件。
目前,縣紀委監委從平臺運行、信息更新、數據分析、成果運用等方面入手,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探索數據賦能監督工作,努力建成業務數據綜合匯集、統計分析功能完備、工作成效清晰明確的紀檢監察綜合工作平臺。
“我們將運用‘智慧監督’精準發力,不斷豐富監督內容,精準分析數據、在線調度、廉政預警,打破行業部門數據壁壘,切實提升基層監督治理質效。”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供稿 張龍 張永銓 編輯 張麗敏)
- 2023-01-28永靖:244名民生項目“專項監督員”亮起群眾身邊的“探頭”
- 2023-01-28隴南:構建“大信訪”格局 化積案解民憂
- 2023-01-18渭源:完善辦信辦案機制 全年處置問題線索368件
- 2023-01-18靜寧:打出監督“組合拳” 促“一把手”廉潔從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