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赴河海大學調研科技創新情況。 朱昊 攝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高校是重要陣地。李希同志2024年4月在南京大學召開座談會,對進一步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深化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和正風肅紀反腐進行總體部署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部署要求,堅持跳出教育看教育、融入教育督教育,基于“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找準“建設教育強國教育紀檢監察何為”職責定位,強化使命擔當,切實扛起維護教育系統黨的紀律重要職責,并把高校作為重要領域著力統一思想、形成合力,推進新時代新征程高校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堅決守好培養接班人的陣地。
緊緊圍繞建設教育強國重大使命,切實增強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和民生屬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對教育科技人才一體作出重大部署。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要深刻把握高校于建設教育強國中的職責使命,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增強服務保障中心大局的歷史自覺和使命擔當。
從政治屬性看,辦好高等教育,事關國家未來、民族希望,是“國之大者”。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必爭之地和前沿陣地,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使命。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就是要更加突出從國家利益的大政治上提高認識站位,服務保障高校立德樹人、維護國家政治和政權安全,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民族復興如期實現。
從戰略屬性看,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和潛力,是國家核心競爭力之一。高校處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承擔著極為重大的任務。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就是要更加突出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大戰略上深入高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核心業務,堅決維護高校育人環境和創新生態,為高校在培養人才、打牢基礎研究根基、發展新質生產力、解決“卡脖子”問題上發揮重大作用提供服務保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從民生屬性看,建設教育強國,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校承載著千家萬戶的期待厚望,辦得好不好,關系到廣大青年學子能否成長成才,關系到億萬家庭的切身利益,人民群眾高度關注。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就是要更加突出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民生上增強為民情懷,服務保障高校維護教育公平、提高育人質量,確保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管黨治黨,高校沒有特殊、不能例外。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關系到高校能否切實擔負職責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根本指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從嚴治黨和正風肅紀反腐取得顯著成效,為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同時應當清醒看到,有些高校正風肅紀反腐還存在薄弱環節,責任壓力傳導還不到位,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高校紀檢監察機構要在強國建設中找準職責定位,切實推進高校把黨的自我革命融入教育強國建設實踐,推動健全高校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一貫到底,為建設教育強國清障護航,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高質量推進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強化政治監督,深化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和正風肅紀反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聚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開展政治監督,持續深入開展對學校思政課建設情況的監督,緊盯高校基建工程、科研經費、招生招考、后勤管理、校辦企業、附屬醫院等重點領域和師德師風建設,推動專項治理。當前,高校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尚未徹底根除,必須以徹底自我革命精神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高校落地見效。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監督就要跟進到哪里。要學深悟透并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聚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建設教育強國、落實重大改革舉措、履行管黨治校政治責任、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等強化政治監督,持續提升監督效能,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政治站位和全局意識、融入教育督教育的專業能力和過硬本領,緊盯辦學治校主要矛盾,精準運用紀檢監察手段措施開展監督。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相統一,把政治監督融入日常,及時發現和糾正政治偏差,緊盯不放、一盯到底,常抓不懈、抓出長效。
統籌推進黨風政風、校風學風、師德師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教書育人環境。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進一步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把準高校特點糾治“四風”頑疾,嚴肅查處“靠教育吃教育”問題、破壞教育公平問題,精準發現、從嚴處理借培訓、調研、科研、黨建等活動名義違規吃喝、公款旅游等隱形變異問題,堅決整治“象牙塔”內的官僚主義以及各種加重基層院系和教學科研人員負擔的形式主義問題。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深挖作風背后的腐敗問題,細查腐敗背后的作風問題。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校風學風、師德師風,完善科研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嚴肅查處師德失范行為,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鏟除高校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陣地,絕容不得腐敗。沒有辦案,就沒有震懾,要持續緊盯高校重點領域深化專項治理,堅決查處高校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重點領域違紀違法問題。著力抓好學校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監督,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強化以案促改促治,加強類案分析,前移反腐敗防線,推進高校共性問題治理,完善“全周期管理”。加強正反兩方面教育,把廉潔文化建設融入學校宣傳思想文化整體工作,深入挖掘高校紅色基因、紀律印記、廉潔元素,針對高校不同群體強化紀律規矩教育,注重高校領導干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固本培元、凝心鑄魂,推動形成廉榮貪恥的校園文化氛圍。
深化落實各項改革措施,不斷提升依規依紀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
隨著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高校紀委“不敢監督、不愿監督、不會監督”問題得到改善,但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還有差距,要以釘釘子精神深化落實各項改革措施,不斷提升能力水平,增強工作合力。
深化落實高校紀檢監察工作領導體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管高校、部屬高校、省屬高校的紀檢監察工作領導體制不斷健全,為高校紀檢監察機構履職盡責提供了組織優勢和制度保證,要持續落細落實,增強高校治理效能。充分發揮體系優勢,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實現“室組地校”協調聯動,形成合力。高校黨委要領導和支持學校紀檢監察機構履行職責,自覺接受同級監督。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將繼續立足職能職責,督促教育部黨組加強對直屬高校的監督管理,推進高校共性問題的治理。
推動高校內部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紀檢監察機關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處于主干位置、發揮保障作用,要與其他監督貫通協調,做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要推動壓緊壓實各類主體政治責任,督促學校各級黨組織切實擔負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擔負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班子成員履行管黨治黨責任。完善高校紀檢監察專責監督體系,加強內部力量統籌,健全二級紀檢機構,確保監督力量與監督任務相匹配。加強高校紀檢監察與組織人事、財務審計、巡視巡察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做到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職能監管責任同向發力。強化問責,突出做好重點領域問題精準科學問責,層層傳導壓力,推動管黨治黨責任落實。
鍛造高素質專業化高校紀檢監察隊伍。高校紀檢監察干部作為執紀執法者,應當在全校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規守紀的標桿。要常態化開展政治教育、黨性教育,鞏固拓展主題教育和教育整頓成果,不斷深化黨紀學習教育,加強黨內政治生活鍛煉,始終做到絕對忠誠、絕對可靠、絕對純潔。進一步完善監督執紀執法工作制度,準確運用“四種形態”、更好把握尺度標準,系統學習掌握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全面提升執紀執法能力。從嚴教育管理監督,完善學校紀檢監察機構內部管理制度體系,加強日常監管,堅持刀刃向內,堅決防止執紀違紀、執法違法,永葆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鐵軍本色,為高校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提供堅強保障。(王承文)
- 2024-09-04巡察故事|雨天再也不鬧心了
- 2024-09-04為掩飾收禮而“收多交少”如何處理
- 2024-09-04一線見聞 | 讓動力電池為發展添動力
- 2024-09-04從輕或減輕處分規定的理解與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