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許鐵堂紀念館廉政教育基地在定西市安定區建成開館,這是定西市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的一項有力舉措,也為全省黨員干部和群眾接受廉潔教育打造了一個新陣地。


許鐵堂,名珌,號鐵堂,福建福州侯官縣(今福州市)人。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授鞏昌府安定縣知縣。在任期間,許公重教興學、教化民風,賑災減賦、架橋鋪路,訪貧問苦、體察民情,生活節儉、樂善好施,深受百姓擁戴和稱頌。康熙六年(1667年),安定大旱,民不聊生,許公為百姓著想,多次請求免除當地稅賦,引起上司不滿,被革職罷官。許公為官清廉,身無積蓄,罷官后因無資返鄉,流寓臨洮安定,以教書賣字為生,終因貧病交加,客死隴上。
許公一心為民、克己奉公的廉潔故事和崇德尚廉、持廉守正的精神境界,三百多年來一直在定西百姓中廣為傳頌,在孕育定西“三苦”精神、淳樸民風等方面發揮了潛移默化、激勵感召作用。
近年來,定西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部署要求,深入挖掘許公廉潔事跡,充分發揮許公精神和新時代廉潔文化的價值導向、教化約束、生態涵養功能,在原許公紀念館基礎上進行了擴建和改造提升。


2011年,許鐵堂紀念館被甘肅省紀委命名為全省第一批廉政教育基地。建設許鐵堂紀念館廉政教育基地,是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合的有力舉措。市區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將建好用好廉政教育基地作為進一步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持續挖掘許公廉潔理念廉政故事,深化對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的研究闡釋,積極打造特色廉潔文化品牌,推動廉潔文化深入人心、化風成俗。



全新建成的許鐵堂紀念館廉政教育基地設置“初心如磐”“廉韻流長”“鐵堂高風”“風正隴中”和“警鐘長鳴”五個展廳,將許公的經典故事以立體展板場景復原、聲光電一體、多媒體互動等現代方式重新表達,供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參觀學習。




“初心如磐”單元主要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以及建黨以來黨的紀律監察制度建設歷程,老一輩革命家的勤政廉潔故事,新中國艱苦奮斗、為民服務典型代表等內容。
“廉韻流長”單元主要展示“廉”字和廉潔文化的起源,先秦諸子百家廉政名言,古代先賢高潔操守和古代清官廉吏,定西古代清官廉政事跡等內容。
“鐵堂高風”單元主要展示許公深入民間訪貧問苦情景蠟像,許公生平事跡連環圖畫,許公詩文書法作品,秦腔劇《許鐵堂》,許公精神的價值意蘊等內容。
“風正隴中”單元主要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定西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革命先輩的紅色家風和定西優良家風、先進代表人物事跡,新中國成立以來定西人民發揚“三苦”精神、戰天斗地、改造山河的事跡,黨的十八大以來定西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巨大變化等內容。
“警鐘長鳴”單元主要展示古代貪官污吏貪腐相關成語故事,新中國成立以來反腐敗重點案件,近年來被省紀委監委查處的與定西市有關的腐敗分子,定西市紀檢監察系統近年來查處的典型案例等內容。
“我們將針對不同群體特點和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情景教學和主題教育,分層分類組織黨員干部及其家屬、企業職工、居民群眾等群體參觀學習,不斷擴大接受教育群眾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切實將許鐵堂紀念館打造成全省優秀廉政教育基地、全市黨組織主題黨日實踐活動基地、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輕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黨性教育基地。”定西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供稿 喬天倩 編輯 張莉)
- 2024-11-18甘肅緊盯低保政策落實 精準發力織密民生保障網
- 2024-11-12駐省審計廳紀檢監察組:主動深入一線 織密廉政防線
- 2024-11-12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
- 2024-11-12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