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林州市紀委監委聚焦企業生產發展,深入民營企業開展“嵌入式”監督,精準解決涉企問題。圖為該市紀委監委聯合市應急管理局對重點產業項目開展專項督查。秦陽 攝

湖北省襄陽市紀委監委聚焦影響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圖為該市紀檢監察干部在市政務服務中心了解情況。張凡 攝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橫推、違規收費、趨利性執法等嚴重影響市場秩序問題,督促糾治整改,促進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實踐中,如何找準著力點切入口,嚴厲查處干擾群眾生產經營行為,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我們采訪了三位地方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
本期嘉賓
余世明 湖北省襄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羅厚清 湖南省株洲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趙 剛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問題突出點、監督切入口、糾治著力處深化整治
記者:請結合實際談談,如何深入整治營商環境、基層執法、窗口服務等方面突出問題,為經營主體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余世明:襄陽是中部地區重點城市、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當前正依托區位、產業、資源優勢打造中西部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我們把護航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聚焦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良法善治的法治環境、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系統完善的產業生態環境、和諧宜居的社會生活環境等5個方面,從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涉企執法監管、惠企政策落實等方面切入,強化精準監督執紀執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實踐中,注重把握營商環境的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從政企兩端雙向發力、雙側并進,用好“專”的手段開展小切口整治。一方面,聚焦企業所感和困難訴求,深入查找營商環境中的溫差、落差和偏差,動態清除、集中懲治,為政策落地清障、涉企服務清阻。另一方面,緊盯涉企職能部門履職情況,盯責任、盯作風、盯紀律,強化“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優化發展環境”監督,與涉企執法司法部門聯動建立“雙專班、雙方案”,細化11項任務明責壓責,通過自查整改、信訪件和問題線索起底、舉報投訴情況起底、執法案件評查等舉措,重拳糾治對企業執法簡單粗暴、隨意執法、選擇性執法、趨利性執法等問題,監督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司法。
羅厚清:我們推動樹牢“抓營商環境就是抓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落實“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問題突出點、監督切入口、糾治著力處,開展營商環境方面問題專項整治。從企業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從困擾企業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圍繞以往經營主體反映較多的職能部門、監管單位吃拿卡要、違規收受紅包禮金等作風和腐敗問題,以及行政執法單位在執法過程中存在的檢查“任性”、處罰隨意、違規攤派收費等現象,用好傳統信訪監督、巡察監督等方式,開辟網絡監督渠道,“線上+線下”廣泛收集受理企業和群眾投訴舉報,對反映集中、問題嚴重、影響惡劣的,專班研判、專案查辦,嚴肅查處了一批侵害企業、群眾利益,損害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有力維護了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趙剛:我們通過穿透“政策鏈、審批鏈、執法鏈、服務鏈”的系統治理,全力為企業營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構建“室組企”聯動監督機制,組建督導組并邀請企業擔任“監督員”,綜合運用蹲點調研、體驗式暗訪、開通涉企線索“綠色通道”等方法,精準收集企業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痛點,確保監督有的放矢。在此基礎上,聚焦關鍵領域靶向發力,一方面,堅決破除準入壁壘,緊盯地方保護主義和各類隱性門檻,強力推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嚴格執行,深入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及證明材料,大幅壓減相關時限,并依托“物理隔離+零接觸評標”等科技手段,嚴查嚴打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另一方面,將監督探頭嵌入工程招投標、涉企資金管理等高風險環節,深挖嚴查涉企領域腐敗案件。同時,著力疏通政策落地梗阻,搭建“親清會客廳”平臺,建立“企業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閉環工作機制,精準糾治政策懸空、兌現遲緩等問題,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此外,大力推行“掃碼備案”“企業安靜期”制度,實施“一業一查”跨部門聯合監管,嚴厲整治選擇性執法、多頭重復檢查等擾企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營造“準入公平、辦事高效、經營安靜、維權暢通”的營商新氣象。
治標治本一起抓,實現個案查處向系統整治、全域治理轉變
記者:如何堅持治標治本一起抓,在嚴查突出問題的基礎上,推動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
余世明:把企業和企業家的痛點作為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的靶點,最大程度減少環節、打破壁壘、消除痼疾,才能讓經營主體本固根深、枝繁葉茂。我們在查處問題的基礎上,強化個案剖析、類案分析,用好紀檢監察建議等有效手段,督促職能部門堅決扛起責任,健全體制機制、補齊管理漏洞,實現從“查處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如在查處個別黨員干部在受理涉企資金、獎補資金過程中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等問題后,推動行政審批、財政、發改等部門優化重塑涉企資金服務流程,分別制定出臺涉企資金直達管理辦法、降低市場主體中介服務成本的實施意見等制度,目前已實現135類涉企資金事項線上申報,63類事項“免申即享”。強化內外雙向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動、“監督+監管”協作,做實做細“規范涉企監管執法行為、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查處一批營商環境領域違紀違法案件,推動完善74項制度。解剖典型案例,深挖共性根源,靶向整治企業訴求重復反映、處置拖沓、責任空轉等作風頑疾。今年4月,我們建立襄陽市企業訴求受理系統,歸集20多個涉企訴求受理渠道,將全流程監督嵌入訴求辦理各環節,構建起訴求實時調取、進度動態跟蹤、問題靶向糾治的監督格局。
羅厚清:我們堅持查改一體、標本兼治,深入剖析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件中暴露出的普遍性、深層次問題,推進以案促改促治,著力解決影響營商環境的制度性漏洞、機制性梗阻、體制性障礙。實踐中,將事后查案轉變為事前監督、流程監督,創新“監督+服務”工作模式,依托監督服務微信群,構建“群眾提出問題訴求、企業發出審批需求,相關部門主動認領辦理,紀檢監察機關跟進監督”機制,破解問題解決不了的“旋轉門”、審批看得見摸不著的“玻璃門”、因非市場因素干擾被迫退出的“彈簧門”。在外地企業落戶株洲、本地企業擴大經營等方面,實行“洽談即服務、簽約即供地、拿地即開工、開工即配套、竣工即交證、投產即培育”的全周期監督模式,推動職能部門主動跟進服務企業,及時發現和糾治工作失職失責、作風不嚴不實等問題,助推項目盡早落地達產。同時,我們深化清廉株洲建設,推動各級各部門立足自身工作內容和行業特點,探索開展陽光、公正、高效的“清廉大廳”“清廉項目”等特色清廉單元建設,打造清正廉潔的政治生態,營造和諧公平的營商環境。
趙剛:我們將查處個案作為系統性治理的起點,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果。針對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件,在嚴查快處基礎上深入剖析根源,推動系統施治。例如,針對招投標領域問題,推動建立遠程異地評標模式,配套強化專家庫監管、評標現場管理和技術阻斷措施,多措并舉壓縮權力尋租空間。推動職能部門深化改革,精簡權力事項和材料,推行“一張清單明權責”,解決多頭審批、重復提交問題;制定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為公職人員劃出紅線底線;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將有效經驗上升為制度規范,從根源解決權力配置不科學、使用不規范問題,提升治理穩定性和法治化水平。構建多元協同、智能高效監督體系,整合資源,內部落實“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及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外部暢通舉報渠道,優先快辦涉企線索;依托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精準收集民意,確保差評整改到位;聯動監督,整合公共資源交易與政務服務數據,實現交易全留痕可追溯、服務全環節可視可監督,提升監督穿透力和精準度。同時,持續深化警示教育,以案釋紀釋法,引導黨員干部規范廉潔用權,為經營主體營造一流發展環境。
為經營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
記者:嚴厲查處干擾群眾生產經營行為,為經營主體提供廣闊空間、有力保障,還需要抓住哪些關鍵點持續發力?
余世明:我們將堅持壓實責任與健全機制相結合,監督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建立健全營商環境建設統籌推進、督促落實的工作機制,制定護企安商的務實舉措,構建一抓到底、齊抓共管的責任格局。堅持重點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建立健全常態化與企業溝通機制、訴求閉環辦理機制,敏銳捕捉經營主體的急難愁盼和“中梗阻”現象,以小切口專項整治深化正風肅紀反腐,積小勝為大勝。堅持依紀依法懲處與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相結合,統籌案件查辦和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的關系,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相統一,制定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設定交往“區間”,劃清交往“紅線”,推動構建親清統一的政商關系,引導黨員干部大膽為企業搞好服務,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完善營商環境領域追責問責機制、容錯糾錯機制,樹立鼓勵擔當、護航發展的鮮明導向。
羅厚清:我們將聚焦責任一體落實,把監督、監管攥指成拳,重點完善監督聯動機制,推動各方互通信息、統籌力量、共享成果,構建上下貫通、左右協同、齊抓共管的責任格局。緊盯損害營商環境中“政策兌現難”突出問題,重點糾治惠企政策“難兌現、慢兌現、亂兌現、不兌現”以及政策落實打折扣、優親厚友等問題,并針對產生這些問題的深層次根源,著力強化政策公開性、透明度和執行力。充分運用大數據監督信息技術手段,在工程項目招投標、投融資等重點領域,以及企業項目審批辦證、惠企資金審批撥付等關鍵環節,開展“行權數字化”監督,讓數字監督成為主管部門、執法人員頭上的“緊箍”,督促主動履職、規范用權。
趙剛:我們將著力推動政策落地“零時差”,持續開展相關政策宣傳活動,將服務前移至經營主體端,做好全國統一大市場政策宣講解讀。緊盯減稅降費、融資支持等惠企政策兌現,督促推廣“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模式,嚴防政策懸空、資金趴窩。嚴查功利性執法、多頭重復檢查等問題,協同部門清理違規準入限制,激活市場活力。嚴查利益輸送與懶政怠政,保障“全生命周期幫辦”機制運行,細化政商交往邊界,激勵干部靠前服務、守牢底線。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健全協同機制,形成“線索移送—聯合督查—結果運用”閉環,借鑒跨部門聯動模式凝聚治理合力,為經營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全力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 李張光)
- 2025-06-30關于清理原甘肅省監察學會會員的公告
- 2025-06-30堅持依規依紀依法 不斷提高正風肅紀反腐能力
- 2025-06-30甘為民仆恥為官 學習朱德同志的公仆情懷
- 2025-06-30巡審聯動提升監督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