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古藺縣紀委監委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企業一線,摸排政商“旋轉門”、“逃逸式辭職”等問題線索,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圖為近日,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到某企業了解情況。郭帥 攝

福建省石獅市紀委監委嚴肅整治政商“旋轉門”、“逃逸式辭職”等突出問題,深挖徹查領導干部離職后違規從業、利用原職權或影響力謀利等違紀違法行為。圖為近日,該市紀委監委干部就相關案件線索進行會商研判。林志成 攝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要持續深化政商“旋轉門”治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整治政商“旋轉門”作為監督重點,時刻緊盯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深挖徹查違紀違法問題,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抓住產生影響或發揮作用關鍵,對黨員、干部離職或退(離)休后從業行為作出規范
案例表明,一扇政商“旋轉門”,背后或多或少隱藏著權力與資本的不當勾連。2024年,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紀委監委查處了一起典型案例:揚州高新區原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某某,在擔任相關職務期間,利用負責環評審批等職權便利,多次為一企業謀取利益。當該企業負責人提出支付“顧問費”時,張某某未予接受,而是與其約定“退二線后再議”。2021年6月,張某某退出領導崗位后,主動與該企業簽訂為期五年的所謂“環保咨詢服務合同”,以“咨詢費”名義收取此前約定的好處費。2024年7月,張某某受到開除公職處分;9月,張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5萬元。
“張某某的違紀違法行為,表面是利用自己長期從事生態環保工作形成的專業技術優勢為企業服務,實際上是利用在職期間的權力為企業謀取利益,是權錢交易的延期兌現。”邗江區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副主任吳迪告訴記者,張某某走上腐敗的道路,主觀上是貪欲作祟、心存僥幸,客觀上也反映出對其在職期間權力運行的制度約束存在漏洞,以及對其違規經商辦企業行為的監管缺失。
浙江省嘉興市第一醫院原院長曹浩強案件,同樣呈現出“期權化”的特征。在任期間,曹浩強利用職務便利為某醫療中心提供幫助,并與該中心負責人達成退休后獲取回報的口頭協議。2016年退休后,曹浩強進入該醫療中心擔任院長,以“考核獎”名義收受好處費。2024年4月,曹浩強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9月,曹浩強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60萬元。
“曹浩強拉長權力變現的‘戰線’,通過‘在位不收退休收’的方式,以退休后獲聘取酬為掩護,企圖使自己的受賄行為‘隱形’。”嘉興市海鹽縣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副主任馮耕耘分析。
黨員、干部離職或者退(離)休后,其原有的職權還會在一定范圍、一定時期內產生影響或者發揮作用,必須受到約束。《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一百零五條規定,離職或者退(離)休后違反有關規定接受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和業務范圍內或者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和中介機構等單位的聘用,或者個人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或者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活動,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處分。黨員領導干部離職或者退(離)休后違反有關規定擔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獨立董事、獨立監事等職務,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處分。
“對公職人員而言,陷入政商‘旋轉門’往往意味著更嚴重的后果。”馮耕耘表示,“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踩在法律灰色地帶,或是對隱蔽手段過于自信,更容易忽視紀法威懾;另一方面,這類利益輸送通常與企業發展綁定,按收益比例、股價估值等方式計算金額,最終往往受賄數額巨大,后果更加嚴重。”
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力度,釋放利用公權力或影響力謀取私利均為黨紀國法所不容強烈信號
然而,少數退休干部卻對有關規定置若罔聞,明知故犯。例如,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城管局原局長馮堯在任職期間,因工作關系結識承擔轄區水環境治理的某科技公司老板王某。2017年4月,馮堯因病提前退休后,王某打電話主動邀請馮堯擔任公司顧問一職。在未向組織報告、未經批準的情況下,馮堯入職該科技公司,在領取工資及年終獎的同時,還以其妹妹名義持有該公司股票。此外,馮堯還存在其他違紀違法問題。2023年11月,馮堯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2024年,馮堯因犯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5萬元。
“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之下,政商‘旋轉門’呈現出表現形式更新、手段更為隱蔽等特點。”江蘇省張家港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楊雪松告訴記者。例如,有的通過“第三方”間接關聯,如以成立咨詢公司、中介機構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關系協調等服務為名,實質進行權力變現;有的不直接入職,以擔任“短期顧問”“講座嘉賓”等名義獲取高額報酬。
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副主任盛旖瑾看來,政商“旋轉門”造成的嚴重危害之一是破壞營商環境。有政商“旋轉門”背景的企業可以通過權力獲得政策、資源、項目等多方面的競爭優勢,直接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規則,擠壓其他企業的競爭生存空間。此外,政商“旋轉門”為權力尋租提供了“合法外衣”,官員利用任職時積累的“人情資源”轉化為后期變現的“薪資報酬”,形成隱蔽的權錢交易鏈條。在資源富集的權力部門,更有可能引發“系統性腐敗”“塌方式腐敗”。
“如果對此不加遏制,不僅會敗壞黨員干部的形象,破壞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還會助長滋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影響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楊雪松表示。
黨員干部離崗離職后,可以通過合規合法的方式發揮余熱,為經濟社會發展繼續貢獻力量,但必須嚴格執行從業限制規定,避免利益沖突。“《條例》第一百零五條列出了具體的負面清單。”楊雪松表示,為更好堵住政商“旋轉門”等漏洞,2023年修訂的《條例》擴大了第一百零五條第一款適用主體的范圍,由原來的“黨員領導干部”擴展到全體黨員干部,還擴大了離崗后禁止違規從業的范圍,新增“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作為禁業范圍,為精準執紀提供依據。
無論在職還是退休,利用公權力或影響力謀取私利,均為黨紀國法所不容。在盛旖瑾看來,規定通過限制退休干部在原業務范圍內的從業活動,避免公權力的“余熱”干擾市場機制,其目的是通過制度剛性約束,確保干部在任何階段都不能將公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
“《條例》作出相關規定,旨在進一步增強離崗離職黨員干部的黨性觀念和黨紀意識,做到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盛旖瑾同時表示,企業高薪聘請退休黨員干部,常隱含利益捆綁訴求。“紀法規定為黨員干部設置‘防火墻’,也是對黨員干部的保護,避免其陷入權錢交易陷阱。”
強化“全周期管理”理念,推進政商“旋轉門”問題標本兼治
做實做細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從源頭上治理政商“旋轉門”現象,需緊握紀法標尺、貫通監督鏈條、深化標本兼治。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在實踐中,既注重查處案件,更著力構建長效機制,推動形成“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
張某某案的審查調查終結后,揚州市邗江區紀委監委一方面督促區生態環境部門強化制度建設,完善行政、財務以及業務管理方面的制度24項,特別是通過完善環評、第三方服務機構監管等加強行業約束;另一方面,在全區開展排查,對發現的疑似領導干部經商辦企業的信息逐一比對,并延伸開展掛職取酬專項監督,截至目前,全區立案查處公職人員違規經商辦企業5人、違規掛職取酬6人。
扎緊制度籠子,強化“全周期管理”理念。為斬斷政商“旋轉門”背后的利益鏈條,張家港市紀委監委完善制度規范,強化對離退休黨員干部的監督,出臺《退出領導崗位干部管理辦法》并配套制定廉潔自律“負面清單”,重點防范利用影響力為管理服務對象牽線搭橋、站臺說情,違規插手干預重大事項,未經報備私自兼職,違規接受宴請和旅游、健身、娛樂活動安排等問題。
聚焦退休干部監督管理,推動完善相關制度規定。廣東省東莞市紀委監委向離退休干部發放《離退休干部黨員紀律告知書》,筑牢廉潔防線;惠州市紀委監委查處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原副主任林某某“退而不休”問題后,向管委會發出提醒函,要求通過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等方式做實退休干部監督;韶關市紀委監委加強離職、退休黨員干部從業去向跟蹤,排查出23人違規兼職取酬,立案6人。
聚焦隱形變異問題,提升監督質效。針對查處的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典型案件,海南省海口市紀委監委歸納總結辦案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把表現形式、破解思路、證據標準等方面經驗固化下來,對辦案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提升紀檢監察干部對“影子股東”“專家顧問”等隱蔽形式的識別能力。
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線。揚州市邗江區根據張某某案件拍攝警示教育片,在全區開展警示教育,并重申《公職人員涉企行為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有關規定,督促公職人員與企業“親”“清”交往。張家港市紀委監委聯合市委老干部局,通過案例剖析、通報曝光、警示教育等形式,引導干部夯實清正廉潔思想根基。
從源頭防范到過程監管,從制度約束到文化浸潤,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將持續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動政商“旋轉門”治理升級,斬斷權力與資本的不當勾連,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和清正廉潔的政治生態。(記者 李云舒)
- 2025-07-30三堂會審 | 利用職權獲取原始股增值利益怎樣定性
- 2025-07-30自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良好家風 解讀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半年報”
- 2025-07-30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 | 筑牢拒腐防變家庭防線
- 2025-07-30廣安觀潮 | 樂做“栽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