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嘉賓
彭勝文 云南省玉溪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田崇杰 吉林省松原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代主任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對加強黨的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紀檢監察機關如何多措并舉有效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我們邀請兩位紀委書記結合實際工作談認識體會。
記者:如何認識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嚴重危害?“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這一部署要求有何重要意義?
彭勝文:特權思想與特權現象,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背道而馳,割裂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影響黨的形象,侵蝕黨的健康肌體,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要通過思想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權力觀,通過制度約束規范用權行為,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腐敗的本質是權力濫用,反腐敗必須反特權。要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田崇杰: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是侵蝕黨的肌體健康的“毒瘤”,動搖黨的執政根基,損害社會公平正義,污染黨內政治生態,必須高度警惕、堅決鏟除。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現實緊迫性。只有堅決反對特權,讓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服務,才能取信于民,贏得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只有堅決反對特權,樹立紀法面前人人平等的鮮明導向,才能捍衛制度的剛性和權威,確保沒有不受約束的特殊黨員;只有堅決反對特權,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才能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記者: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出現,從根源上講是一些領導干部思想上出了問題。如何筑牢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思想堤壩?
田崇杰:特權思想往往是理想信念滑坡的產物,信仰弱化導致宗旨偏移,黨性淡薄催生權力異化。要堅持教育為先、預防為主,從思想源頭擰緊“總開關”,強化理論武裝,用好本地特色紅色資源,加強宗旨意識教育,樹牢權力姓公不姓私的根本立場。要做深做實警示教育,精選相關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通過身邊事警醒身邊人。要培育廉潔文化,推動廉潔文化進黨校、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引導黨員干部堅決抵制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
彭勝文:黨員干部一旦初心使命在心中褪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被拋諸腦后,便容易滋生高人一等的虛妄認知,一旦理想信念松動,權力便可能異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從公仆淪為特權階層。必須筑牢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思想堤壩,堅持經常性與集中性教育相結合,通過抓實中心組示范領學、讀書班集中研學、紀律黨課促學、支部及時跟學、黨員干部自學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開展警示教育,督促黨員干部始終保持政治清醒和思想警覺,樹牢為民用權的權力觀、為民造福的政績觀、為民擔當的事業觀。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依托廉潔教育基地、廉潔文化長廊等陣地,使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潔文化熏陶,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記者:當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在一些領域仍然存在,甚至出現隱形變異、花樣翻新的情況。如何從制度建設入手,構建更加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
彭勝文:特權的滋生,源于權力監督的缺位;特權的根治,還需以制度建設之利刃,斬斷特權滋生之根系。推動完善權力配置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緊盯定政策、作決策、審批監管等關鍵環節,通過制度設計形成權責清晰、分工合理的權力結構,確定權力歸屬,劃清權力邊界,厘清權力清單,充分保障各權力主體能夠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最大程度降低權力濫用的可能性。推動“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常態化制度化,建立紀檢監察監督責任與相關單位牽頭責任貫通協同機制。健全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工作機制,形成監督合力,提升治理效能。
田崇杰:全面開展政治生態調研,進一步完善權力清單制度,杜絕“模糊地帶”滋生特權。深層次開展市管干部政治畫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干部素質、口碑、個人愛好等情況。強化專責監督機制,將特權問題納入日常監督、巡察重點,緊盯“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關鍵崗位領導干部,對違規用權行為零容忍,堅決防止權力濫用導致的作風問題和腐敗現象。完善以案促改促治機制,推動查找權力運行漏洞、補齊制度短板,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尋租空間。健全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機制,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同,提高監督效能。拓展群眾監督渠道,推進數字化賦能,進一步拓寬信訪舉報渠道和問題線索來源。(記者 楊雅玲)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