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駐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紀檢監察專責監督的重要制度安排。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紀委監委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立足宣傳思想文化單位實際,積極探索點題監督、數字監督等方式方法,在強化政治監督、做實民生監督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升監督質效,推動派駐監督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提升。
聚焦“兩個維護”,強化政治監督。始終將監督駐在單位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建立跟蹤督辦機制,通過參加黨組會議、查閱資料、個別談話等方式,全程跟蹤監督各單位貫徹落實情況,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宣傳思想文化領域不折不扣落實到位。針對意識形態工作的特殊性,堅持每季度集中一周時間,綜合運用聽取匯報、個別談話、查閱資料、走訪調研等方式,深入7家綜合監督單位開展“政治體檢”。在監督過程中,注重聽取干部職工對單位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情況的評價,查閱相關材料,走訪基層單位和服務對象了解實際情況。對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預警,開展提醒談話20余人次,暫緩提拔或評優評先3人。
強化協同聯動,凝聚監督合力。針對派駐監督力量薄弱、專業性不強等問題,積極落實“室組地”聯動監督要求,在市紀委監委統籌協調下,建立了組內會商、組組協作、室組聯動等工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分析研判問題,協商解決對策,形成監督合力,放大監督效應,實現從“單打獨斗”向“協同作戰”轉變。如,在開展文化惠民資金使用情況監督檢查時,與市紀委監委相關監督檢查室、縣(區)紀委監委溝通協調,建立協同機制,有效破解單個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力度不夠、深度不足的問題,通過“清風鄉村”小程序,實現對文化惠民資金撥付、使用、效益等環節的實時監管,發現并推動整改問題15個,確保惠民資金真正惠及于民。
堅持問題導向,做實民生監督。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探索“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工作機制,通過調研座談、網絡平臺、信訪舉報等多種渠道廣泛收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建立問題臺賬,明確責任部門和整改時限,實行銷號管理,并邀請群眾代表參與整改效果評價,確保問題真整改、改到位。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校外培訓現象,推動主管部門開展集中整治,約談相關負責人8人次,查處違規問題10余個。針對農村文化設施閑置問題,深入17個鄉鎮文化站和32個村文化室進行實地調研,召開群眾座談會12場,聽取意見建議50余條,推動相關部門完善管理制度、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使用效能,讓文化設施真正用起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深化數字賦能,提升監督質效。積極探索推進大數據監督,推動建設項目資金智能監管平臺,對宣傳文化領域項目申報、資金撥付、實施驗收等環節實行全流程在線監督,通過數據比對、智能分析等手段,及時發現并糾正問題。智能監管平臺運行以來,已對50余個項目實施在線監督,發出預警提示12次,糾正偏差8個,有效防范了廉潔風險。對關鍵環節設立廉潔風險預警機制,要求宣傳文化資金使用、圖書采購等均需通過線上辦理、全程留痕,通過對線上辦理流程進行梳理,排查廉潔風險點30余個,制定防控措施50余條,并根據風險等級實行分級管理、動態監控,推動監督關口前移,加強主動防控,提升監督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營造良好風尚。結合宣傳思想文化單位特點,把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情況融入日常監督,協助駐在單位深入挖掘百色紅色革命文化中的廉潔元素,組織創作排演《清風紅城》等廉潔主題文藝劇目,開展巡演20余場,觀演干部群眾達1.5萬余人次。推動各綜合監督單位結合行業特點開展警示教育,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通報典型案例等方式,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增強干部職工的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黃政棠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紀委監委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組長)
- 2025-09-15傳播文明之光 執紀執法為民 記全國文明單位、山西省紀委監委機關
- 2025-09-15聚焦“國之大者”做實政治監督 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 2025-09-15“權力規范運行要進一步到位”② 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 2025-09-15派駐中管企業紀檢監察組堅持補短板強弱項 提升基層紀檢機構履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