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任磊 通訊員 王鵬 陳繼續 蘇久永
7月29日,由民樂縣委、縣政府主辦,民樂縣委宣傳部、中國甘肅網、民樂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民樂縣融媒體中心承辦的“尋韻田園 共賞民樂”2025“百家媒體看民樂”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民樂縣,全景呈現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田園新韻”。今年以來,民樂縣自然資源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修復作為守護家園、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以系統思維謀篇布局,以創新機制凝聚合力,以嚴格監管筑牢底線,全力繪就生態保護修復新圖景。
科學規劃引領,擘畫生態修復“路線圖”。民樂縣自然資源局緊密圍繞國家和地方生態戰略,結合縣域生態特征,以《民樂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為引領,精準劃定生態修復分區,明確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治理區、荒漠化防治區等不同功能定位的修復路徑。將生態修復工作納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全局,實現與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祁連山生態屏障建設等戰略的深度銜接,為全域生態治理提供了清晰的“施工藍圖”。
科技賦能創新,構建智慧治理“新引擎”。積極引入先進的生態修復技術和監測手段,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測、地面物聯網等技術,對生態修復項目進行全方位、動態化監測,實時采集植被覆蓋度、土壤墑情、生物多樣性等關鍵指標,及時掌握項目進展和生態環境變化情況,實現問題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提高生態修復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全鏈條嚴監管,筑牢質量管控“防火墻”。建立“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監管機制,從項目立項、設計、施工到驗收,對生態修復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在項目準入環節,嚴格執行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擇優選擇資質優良、經驗豐富的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確保項目建設質量達標;在建設環節,推行“施工單位信用評價+監理單位站旁監督+主管部門飛檢巡查”模式,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督檢查,通過定期開展巡查和抽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在驗收環節,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按照“修復面積實測、生態指標實核、治理成效實評”標準,確保項目合格率達100%。
- 2025-07-29尋韻田園 共賞民樂|民樂:小土豆“長”出大產業 “科技芯”賦能新“薯”光
- 2025-07-29永靖:“沉浸+體驗” 解鎖防震減災科普新模式
- 2025-07-29尋韻田園 共賞民樂|民樂:醫保政策精準落地惠民生暖民心
- 2025-07-29尋韻田園 共賞民樂|當傳統針灸遇見腹腔鏡:民樂中醫的“硬核”溫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