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創新農業科技,臨澤縣通過精細化種植與高效加工,成功打通國際市場通道,讓優質的“臨澤蔬菜”遠銷海外,飄香世界。
金秋九月,臨澤縣蓼泉鎮墩子村的萬畝西藍花基地迎來第二茬豐收。田間地頭,一顆顆飽滿翠綠的西藍花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農戶們穿梭其間,熟練地進行采摘、裝筐,一派繁忙喜悅的豐收景象。“我們在這里種植西藍花已經五年了,今年二茬采收從8月28日開始,畝產約3500斤。頭茬在6月上旬收獲,每畝收入超過6000元。”蓼泉鎮萬畝西藍花基地負責人嚴德華介紹。
在蓼泉鎮絲路綠洲蔬菜分揀加工包裝配送生產線上,20余名工人正有序地對新鮮西藍花進行去葉、清洗、裝箱、加冰等處理。這些經過精加工的蔬菜即將發往南方沿海城市,成為千里之外消費者餐桌上的美味。
同樣喜迎豐收的,還有沙河鎮沙河村的供粵港澳蔬菜生產基地。為契合粵港澳市場需求,甘肅閩臨優選有限公司全部選種夏陽白娃娃菜,通過科學種植與精細管理,今年收成喜人。“我們在這里種植已是第四年,900多畝地兩茬總產量近五噸。臨澤氣候適宜、雨水少、蟲害少,種出的蔬菜品質特別好。”公司負責人蔡海原說道。
臨澤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黑河穿境而過,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蔬菜產業提供了獨特的地緣和資源優勢。這里產出的蔬菜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市場青睞。

立足資源稟賦,臨澤縣聚焦“高原夏菜、加工蔬菜、制種蔬菜”三大方向,推行“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訂單生產模式,科學調整作物布局,今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16.1萬畝,預計總產量65萬噸。通過持續推進高原夏菜“走出去”戰略,臨澤積極拓展福建、廣東、川渝等主銷區市場,加大對百匯綠海、益農祥、陳軍西瓜、賈家墩蔬菜等企業與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全力打造外銷型蔬菜產品體系,目前全縣蔬菜外銷率達86%。
當前,正值訂單加工番茄的采收旺季,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忙碌的身影,多家加工企業也全力運轉,投入生產。
在甘肅天潤匯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運送番茄的車輛排成長隊,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新鮮番茄經過清洗、分揀、破碎、熬煮、濃縮等工序,化為鮮亮濃郁的番茄醬,經工人打包、封裝后,將遠銷至中東、歐洲和東南亞地區。“我們今年訂單種植面積約5000畝,畝產10噸左右,農戶畝均收入5500元。公司預計生產番茄醬5000噸,主要出口法國、荷蘭、沙特、也門等地。”公司經理白鑫表示,2024年公司已通過天津口岸直接出口番茄醬300噸,創匯154萬元。
同樣致力于農產品出口的臨澤縣新合作百惠集團,建成集凍干、脫水、速凍于一體的現代化加工車間,有效突破果蔬“限時鮮銷”瓶頸,已開發速凍混合菜等20余種精深加工產品。“速凍生產線自7月初投產,每日產量約20噸,主要生產速凍西藍花、秋葵和刀豆,產品發往日本,目前已生產500多噸。”車間經理李玉軍介紹。
從優質高原夏菜到先進加工生產線,臨澤縣依托“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構建了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蔬菜全產業鏈。這一模式不僅成為推動農業經濟增長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更讓“臨澤味道”跨越重洋,走向世界餐桌。截至目前,全縣開展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生產經營主體42家,其中,進行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經營主體3家。2024年出口產品1100噸,出口金額1354萬元,出口國家涵蓋美國、德國、塞浦路斯、意大利及中東地區。
通訊員 張煜 趙昀琪 楊桂玲
- 2025-09-12華亭:多元發力 集體經濟“多點開花”
- 2025-09-12高臺:“陽光玫瑰”喜豐收 采摘“甜蜜”正當時
- 2025-09-12玉門:閑置大棚“再生金”特色種植“富民路”
- 2025-09-12靜寧:核桃豐收產銷旺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