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巔峰使命”珠峰科考
為東絨布冰川進行全面“體檢”

莊嚴的珠穆朗瑪峰。 西北研究院供圖

千姿百態的冰塔林。
4月2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動全面啟動。此次科考組織了5支科考分隊16個科考小組270名科考隊員參加,是青藏科考啟動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的儀器設備最先進的一次綜合性科考。截至目前,此次珠峰科考已取得了多項新的紀錄。
4月20日起,“珠峰冰川與污染物”科考小組攜帶先進的科學儀器進駐珠峰地區,對絨布冰川和冰湖進行全面“體檢”,同時開展污染物監測等工作。4月20日-30日,科考隊員在珠峰大本營完成了冰川和冰湖測量相關工作。
“從肉眼可見的冰川變化到厘米級的3D激光掃描,此次珠峰‘冰川體檢’將為研究珠峰冰川變化提供第一手的數據資料。”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康世昌說。25年來,他曾11次來到世界之巔進行科考,研究冰川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5月9日下午,“珠峰冰川與污染物”科考小組從海拔6350米營地安全抵達珠峰大本營。在東絨布冰川區域科考的9天時間里,小組利用3D激光掃描儀和雷達測厚儀對珠峰東絨布冰川14.68平方公里范圍進行高精度測量,水平分辨率能達到3到10厘米,垂直分辨率能達到10厘米,這也是今年首次對東絨布冰川進行全面“體檢”。后期,科研人員將利用這些第一手資料構建珠峰東絨布冰川高精度數字三維模型。
康世昌說,構建的冰川高程模型分辨率非常高,可以對現在的遙感資料進行驗證、校驗,并發展新的參數,再對早期的遙感數據進行分析,這樣就能得出東絨布冰川的變化。同時根據反映的這些參數對整個喜馬拉雅地區冰川的變化進行分析。
此外,科考小組還在東絨布冰川埡口海拔6500米處采集了一個雪坑樣品,該雪坑樣品總共1.6米(深),重150公斤。這些極高海拔雪樣主要用于對汞、硫和黑碳的同位素,以及微生物和微塑料的研究,用于了解周邊地區污染物排放對珠峰乃至青藏高原的影響。
據介紹,科考小組的部分成員還將奔赴藏東南和藏西的阿里地區進行冰樣的采集和冰川觀測。大氣污染物監測團隊在珠峰站將利用氣溶膠飛行質譜、黑碳儀等持續監測到5月下旬。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武永明
- 2022-05-13蘭州大學“傳統村落活化項目”入選
- 2022-05-13第四屆甘肅舞蹈“飛天獎”大賽啟動
- 2022-05-13甘肅迎接“中國旅游日”宣傳活動豐富多彩
- 2022-05-12讓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綻放新時代光彩——甘肅省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