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文明中華訊 走進位于甘肅省康縣岸門口鎮朱家溝距今已有200年歷史的朱家大院,穿斗式轉角樓古色古香,雕刻花紋清晰精美,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撲面而來。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不斷興起,這座見證朱家溝變遷的大院由此聲名鵲起。
“光棍多、貧困戶多、五保戶多、破爛房子多、流失人口多。”一語道出了朱家溝曾經的貧窮和落后。近年來,朱家溝抓住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傳統村落的潛在優勢,突出保護與修繕、挖掘與傳承,讓傳統村落“活”起來,綻放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2016年朱家溝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
保護 傳史留耕見鄉愁


朱家溝,風景秀美,歷史悠久。據朱氏族譜記載,朱氏于明代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由四川綿竹縣朱家坎遷入,距今有550多年的歷史。村內1800年的麻柳樹、600年的朱氏儒學思想、200年的朱家大院,及隨處可見的古道、古宅、古泉,古意、石碾、磨盤、拴馬樁等傳統文化符號,都精致的還原這座古村落原有的生活韻味。
然而時光流逝,由于村莊環境沒有得到及時保護,曾一度變了模樣。
“從前村里垃圾亂堆亂放,污水橫流,大家看了都不舒服,好好的一個古村怎么就成了這個樣子?”村民朱彥杰回憶說。
村民改善居住環境的愿望越來越強烈,2012年當地政府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以發展鄉村旅游為目標,對朱家溝實施美麗鄉村建設。
而把古村落留下來也成為大家的共識。于是村兩委帶領村民動起手來,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對全村環境進行整治,清掃垃圾、拆除旱廁、修復破損河岸護堤,并始終秉承“不埋一眼泉、不砍一棵樹、不挪一顆石、不毀一株草”的建設原則,深入挖掘古村落歷史和紅色文化,保護性的打造“釀酒廣場”“練爐坊”“望德臺”“朱氏家訓”等一批山水人文景觀。
經過修復和建設后,朱家溝古色古香的濃厚底蘊與優美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相生共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旅游。
重生 旅游興村齊奔康

初夏時節,岸門口鎮朱家溝山環水繞,綠意盎然。走進朱家溝最火爆的五福臨門民宿,庭院整潔,涼風習習,幾盆翠綠的酒瓶蘭隨風搖曳,5座寬敞古樸的土夯老房子里和滿是花草的庭院中,坐滿了來自遠方的客人。
而此時五福臨門客棧的老板朱彥杰正一邊招呼客人,催促廚房上菜,一邊給客人講解朱家溝的歷史,忙的不亦樂乎。
經營民宿、辦餐飲、當義務講解員,自朱家溝建設美麗鄉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來,朱彥杰這個土生土長的朱家溝人可從來都沒有閑下過。
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旖旎的山水風光、古樸的特色民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從朱家溝村建成美麗鄉村以后,很快就聲名鵲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來這里休閑觀光旅游,看到家鄉的鄉村旅游紅紅火火,原先在縣城做生意的朱彥杰夫婦回到朱家溝,流轉了5戶村民的舊房進行改造,創辦了“五福臨門”民宿,不僅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創業,還延伸了一系列產業鏈,帶動村民實現了當地就業。
“現在來朱家溝旅游的人很多,我們民宿生意也挺好,幾乎每天都有客人入住,每到節假日的時候房間都供不應求,”朱彥杰開心地說,“平時我們民宿還會幫忙銷售村里農戶的農特產品和時令野蔬,餐飲所用的食材也都是村民們提供的,現在我們村民致富的勁頭可足了!”
為進一步拓寬農戶的收入,讓更多的農戶享受鄉村旅游帶來的紅利,朱家溝積極探索鄉村旅運營,在朱家溝成立旅游協會,整合中建扶貧幫扶資金,建成燕河灣旅游扶貧產業園,同時設立特色小吃攤位、電商館,便民服務小商店等旅游服務產業。通過把朱家溝打造成多個旅游亮點相結合的模式,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使農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拓寬群眾穩定增收渠道。目前全村鄉村旅游年收入300萬元,帶動全村人口61戶。
通過傳統村落的可持續保護與發展,朱家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昔日深度貧困山村向實現了向鄉村振興示范村的華麗蝶變。
- 2022-05-24甘肅人游甘肅——開啟疫散花開的繽紛旅程
- 2022-05-23蘭州的塔
- 2022-05-20【隴拍客】甘肅蘭州:小游園化身瑤池仙境 提升城市街景形象
- 2022-05-18【中國旅游日】靜寧:文旅融合煥生機 全力打造精品旅游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