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部沖擊加大、內部困難挑戰疊加的復雜局面,韌性,是當下中國經濟承壓向前、穩中有進的鮮明注腳。2025年即將過半,來到萬物茂盛、生機盎然的時節。放眼大江南北,蓬勃躍動的,是各行各業向上生長的韌勁,是大國經濟砥礪奮進的氣象。
在壓力挑戰中釋放韌性。今年以來,面對外貿承壓、就業承壓,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諸多壓力挑戰,各地保持定力,堅定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從4月的經濟發展數據看,中國經濟釋放出巨大的韌性活力。從內需看,交通出行、通訊信息、旅游咨詢租賃服務類零售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1.3%。從創新看,4月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和規模以上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均同比增長10%。從外貿看,1至4月,我國對東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速均快于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6.8%。從民生看,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連續2個月下降;物價延續總體穩定態勢。透過高頻指標,看到了“向新向好”的態勢。盡管面臨外部壓力,但中國強大的工業部門、廣闊的國內市場、有彈性的對外貿易,在逆境中表現出巨大韌性。
在真抓實干中厚植韌性。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來源于各個層面與各個行業。從企業的主動作為,到內需的拉動,再到風險防范與化解。從企業發展看,面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更多外貿企業堅持做好產品和服務,破解市場需求瓶頸,突破“卡脖子”技術,不斷開辟新的藍海。從內需市場看,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落地實施,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穩步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不斷釋放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潛力。從創新融合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新產品、新技術通過大規模應用和持續迭代,加快轉化為新質生產力。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創新發展始終蹄疾步穩。從風險化解看,從一攬子化債政策,到城市更新行動,從房地產市場,到資本市場等,持續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面對各方面的壓力挑戰,各地要更加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糧食、能源“兩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在砥礪前行中鑄就韌性。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既要把握機遇,抓好落實,也要把握時與勢、謀定長遠。從對外開放來看,從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到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兩大國際展會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彰顯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產業鏈供應鏈對接,筑起國內大循環堅強支撐,以強大資源要素匯聚能力為全球企業共享中國市場搭建平臺。從深化改革來看,各地要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把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放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上,以國內大循環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沖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從謀劃部署來看,各地要搶抓關鍵期,加快推動政策落實,抓緊部署下一階段重點經濟工作。持續推動各類經營主體,在突圍中努力轉型、在創新中自我超越。億萬勞動者,以智慧和汗水,共同托舉中國經濟的盎然生機。各地各部門要堅定信心力量,在砥礪前行中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張若麟)
- 2025-05-27【地評線】飛天網評:激蕩文化強國建設的澎湃力量
- 2025-05-27張掖|假日新風尚折射精神追求之變
- 2025-05-27慶陽|當好慶陽名片
- 2025-05-27蘭州|亞高原馬拉松口碑出圈 蘭州超級IP咋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