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圖書館界拍攝各類文獻縮微膠片近20萬種8000余萬拍
記者30日從在北京開幕的中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事業四十年展覽上獲悉,截至目前,中國圖書館界累計拍攝古籍善本、民國文獻、少數民族珍貴文獻等各類文獻近20萬種,8000余萬拍,其中包括“敦煌遺書”、《永樂大典》等多部國寶級典籍,守護了中華文脈。
“方寸真微集萬象 壽越千年存古今——中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事業四十年”展覽通過文獻實物、技術設備、歷史檔案、影像資料和沉浸式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全面回顧了自1985年以來,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不僅聯合全國25家成員館、19家資料館,構建了覆蓋中國的文獻搶救保護網絡,在推動技術創新融合方面也取得了較好成績。數轉模技術、多維光學存儲技術的探索和應用使得縮微技術已經成為數字資源永久保存的理想技術保障。

6月30日,“方寸真微集萬象 壽越千年存古今——中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事業四十年”展覽在北京開幕,圖為現場展示的與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相關的縮微膠片。 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作為一種高度安全的文獻保存方式,縮微膠片具備保存周期長、再現精度高等優勢,理論保存壽命可達500年以上,成為中華文脈綿延賡續的重要載體。展覽特別設置了“膠片閱覽區”,觀眾可通過縮微設備直觀感受縮微膠片的真實細節,親身體驗這項被譽為“人類文明火種庫”的精微技藝。
在開展國內圖書館民國文獻普及拍攝的同時,中國國家圖書館還以縮微品的形式征集海外民國文獻。“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實施后,國家圖書館于2012年從美國征集到日本二戰罪行證據資料縮微膠片2212卷;2013年從美國征集回歸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相關文獻史料8種49卷膠片;同年7月又從美國征集到日本二戰乙級、丙級戰犯審判相關文獻史料4種,縮微膠片104卷。這批文獻在日本二戰罪行和戰犯審判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
展覽將持續至7月31日。
- 2025-07-01原創話劇《面皮》山西大同上演 以“小面皮”講述鄉村振興
- 2025-07-01文化觀察:主旋律電視劇創作如何“叫好”又“叫座”?
- 2025-07-01中央民族樂團《和平頌》用“最民族”的音樂共譜和平樂章
- 2025-07-01山西太原文博場館上半年旅游人次和門票收入創歷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