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涇川縣依托山水資源、特色農業和厚重文化,全力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培育文化旅游新動能、新業態,把文旅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勝勢,譜寫著一曲全域旅游助力高質量發展的華麗篇章。
“這條路騎行太舒服了,既能賞景又能鍛煉!”清晨,騎行愛好者王曉麗便從涇川風情大道出發,沿新通車的土谷堆公路王母宮景區路段騎行上山。“這條路依勢盤旋卻不陡峭,山頂可遠眺縣城,還能直達蟠桃園,逛完王母宮再下山,完美閉環!”王曉麗說。
王曉麗騎行的道路是近期通車的王母宮景區上山道路工程,該工程是王母宮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核心內容之一。王母宮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6092萬元,涵蓋4.52公里景區道路、廁所維修、標識標牌更新,以及智慧安防、電子導覽等“智慧景區”系統。按照項目進度計劃,自2022年3月開工實施景區廁所改造和標識標牌更新,到2025年6月上述道路通車,該項目已全面完工。
“項目徹底解決了景區如廁難、標識亂、通行堵等問題。”涇川縣大云寺·王母宮大景區管委會規劃建設科科長王曉龍表示。
“今年,我們通過爭取上級項目支持,多次赴省內外開展招商推介,先后簽約總投資資金8200萬元古阮國歷史文化展館,西王母文化大景區開發建設、康養大酒店、旅居酒店、‘涇川石紀元·原始動力谷’素質拓展中心建設等文旅項目簽訂框架合作協議,文旅產業發展后勁十足。”涇川縣文旅局副局長賈華寧介紹道。
在推動旅游基礎設施提升的同時,涇川縣深挖地域特色資源富礦,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多元體驗場景,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形成全域旅游格局。
距縣城7.5公里的橙香瑤池溫泉康養綜合體,北臨涇河,南依何家坪村,與南石窟寺隔河相望,仿唐建筑古樸典雅,三青鳥圖騰與西王母文化元素點綴其間。綜合體含1個大型溫泉中心、20個室外泡池、170間客房及16套高端湯院,可同時容納1000人休閑娛樂。
“溫泉水含17種礦物質,屬氟離子重碳酸鈉型醫療礦泉水,能消炎止痛、美容養顏,對風濕病等有特效。”甘肅城鄉投文旅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薛勇剛介紹。
來自上海的游客張鴻說:“泡完溫泉特別舒服,汗蒸和中醫理療也很棒,下次一定帶朋友來!”
近年來,涇川縣依托溫泉發展中醫康養、養老服務,拓展涇州潮街等夜游場景,精心打造涇明白家、城關鳳凰等農、文、生態旅游融合體驗點,精心編排推出《蟠桃綺夢》特色演藝,開發碑拓、剪紙等50余種旅游商品,打造“研修養生”“紅色教育”等主題線路,讓旅游體驗更豐富多元。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涇川縣通過“文化賦能+線上線下聯動”,打造特色文旅活動,點燃消費熱潮。
今年,先后舉辦了“體彩杯”歡樂跑、春官詩大賽、元宵節焰火晚會、第九屆“楠林杯”蟠桃詩會、紅色文化“五進”、全民閱讀推廣“七進”等活動100余場,既豐富了游客體驗,又傳承了本土文化。同時,縣上還赴成都、長武等地開展文旅推介,并邀請“與輝同行閱山河”等團隊采風,其中董宇輝直播間觀看量超10萬,點贊2900多萬,30余名網絡達人現場直播,讓“絲路古城·千年涇州”品牌走向全國。
通訊員 謝正民
- 2025-08-15隴拍客丨高臺:馬鈴薯采收奏響初秋“豐收曲”
- 2025-08-15莊浪:早熟蘋果甜蜜上市
- 2025-08-158月“星空劇場”上新:“月姑娘”聯袂“七姐妹”共舞
- 2025-08-15蘭州市冰雪運動“四進”系列活動走進秀川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