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狠狠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av-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狠狠色色综合网站-狠狠色视频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文化之旅

“聽見”敦煌壁畫的聲音——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見聞

2025-09-28 09:52 來源:中國甘肅網-甘肅日報

  原標題:“聽見”敦煌壁畫的聲音——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見聞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琵琶窈窕,箜篌翩翩……9月25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在杭州開幕,在位于數字文娛展區內的“敦煌石窟互動音樂特展”現場,一件件古樸優雅、造型別致的古樂器從敦煌壁畫中“走”進現實,集中展示,吸引了大批參展代表參觀體驗,聆聽美妙的敦煌古樂。

  那么,這些樂器從哪里來?這項展覽有哪些亮點,對傳播敦煌文化將起到怎樣的作用?對此,記者展開了采訪。

  “走”出壁畫

  “這是大忽雷,這個叫鳳首箜篌,那是四弦直頸細腰琵琶,那一組鼓是雷鼓……這些古樂器都是根據敦煌壁畫樂器圖像復原仿制的。”專程來到杭州參加特展的敦煌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立軍向記者介紹,此次特展由浙江音樂學院、數字音樂智能處理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敦煌文旅集團聯合打造,也是本屆數貿會的特色主題展之一。

  王立軍告訴記者,在敦煌石窟中,繪有音樂題材的洞窟眾多,僅在莫高窟492個有壁畫的洞窟中,繪制有樂舞圖像的洞窟就達半數以上,繪制的樂器數目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000余件,宛如一座音樂博物館。

  為深入挖掘敦煌壁畫樂器寶庫,讓千年壁畫音樂文化重煥新生,2024年,敦煌文旅集團特聘古樂器專家高德祥、金海鷗擔任“敦煌壁畫音樂復建項目”專家。經過一年半的艱苦努力,今年9月初,項目團隊成功完成105件敦煌壁畫仿制古樂器的制作。

  “這些樂器涵蓋了吹奏、打擊、彈撥與拉弦四大樂器類別,全方位還原了敦煌壁畫中樂器的風貌,為傳承和弘揚敦煌音樂文化提供了實物載體。此次展覽共展出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3件古樂器。”王立軍說。

  讓樂器“走”出壁畫,更要讓現代人能夠“聽見”壁畫中美妙的樂符。

  還原實物的同時,如何構建跨越時空的音樂與科技對話,也成為敦煌文旅集團著重考慮的問題。因此,在開展敦煌壁畫古樂器還原仿制工作的同時,敦煌文旅集團與浙江音樂學院、數字音樂智能處理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聯合開展了技術攻關和音樂創作。

  “我們以古樂器為核心元素,根據音色創作了一系列音樂作品,讓古樂器重現風采,并借助數字影像和先進的交互技術,賦予部分樂器數字功能,實現觀眾與樂器、音樂的互動,打破傳統樂器展覽的局限。”王立軍說。

  “聽”見千年

  四弦直頸細腰琵琶琴頸直挺,細腰緊收。站在展示這件還原仿制的樂器的展臺前,參展代表張雅琦空手做出一個懷抱琵琶的動作,前方的屏幕上出現了她抱著一把“琵琶”演奏的畫面,并傳出了悠揚的琵琶古韻。

  “這個真好玩!”張雅琦說,自己對敦煌向往已久,但始終未能成行,這次體驗讓她對敦煌的興趣更濃厚了。

  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副教授姜超遷告訴記者,四弦直頸細腰琵琶的展示借助了AI肢體識別技術,隨著觀眾的手勢,虛擬琵琶就會浮現在屏幕中,實現“持琴入畫”。

  鳳首箜篌,因鳳首形制而得名,造型華美、音色清潤,屬古代彈撥弦鳴樂器。

  “為讓觀眾能夠聽得到它的獨特音色,我們團隊采用了動作識別技術。”說著,姜超遷隨手一揮,箜篌便被隔空觸發,傳出悠揚而深邃的聲響。

  除了對還原仿制的古樂器進行集中展示,浙江音樂學院團隊還聯合敦煌文旅集團以榆林窟第25窟為原型,在特展現場打造了一個沉浸式體驗展廳。

  第25窟位于榆林窟東崖上層北側,窟內壁畫將建筑、山水風景與眾多的人物結合在一起,創造出空曠遼闊的境界,在藝術上達到較高的水平。

  走進展廳,伴隨著渾厚雄壯的樂聲,第25窟的壁畫與雕塑通過數字技術全面呈現在觀眾面前,讓人們感受到敦煌音樂文化與造像藝術的雙重魅力。

  “敦煌音樂文化博大精深,在上千年時間里,一部分音樂得以保留,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失傳了。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沉浸聲、數字驅動、三維建模、引擎渲染、裸眼3D、AI圖畫活化等技術的創新應用,讓沉寂千年的敦煌音樂文化重現于數字時空。”姜超遷表示,將進一步深化與甘肅方面的合作,發揮浙江音樂學院所長,助力敦煌音樂文化傳播。

  “融”于時代

  創新,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與弘揚。

  展覽現場,浙江音樂學院打擊樂專業2023級研究生劉明哲揮舞鼓槌,行云流水般地為參展觀眾帶來精彩的雷鼓表演。

  “以前,人們說起打擊樂,想起的都是架子鼓等西洋樂器。其實,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也有許多很好的樂器。比如,這個鼓的音色特別棒,敲擊起來就像自然界打雷的聲音。”劉明哲說。

  令劉明哲欣慰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族器樂開始流行起來了,并走向世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劉明哲說,能來到數貿會這個國際舞臺,向來自全世界的展商展示雷鼓,展示敦煌文化,是非常有意義的。

  其實,敦煌壁畫古樂器的復原仿制過程也充滿了創新。

  “比如,這組雷鼓的鼓面采用的是高分子復合材料,但同時又貼了一層牛皮,既能有效抵御溫濕度變化,保持音色穩定如一,又延續中國鼓渾厚悠遠、爆發力強的傳統音色。”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敦煌文旅集團藝術顧問高德祥說。

  高德祥告訴記者,傳統的一組雷鼓由12面組成,對應12個時辰,但在這次還原仿制中,雷鼓的數量增加到了30面,“目的就是適應現代表演的需要,實現更好的傳承”。

  以創新之姿、科技之力,讓敦煌音樂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展覽現場,前來體驗的中外參展人士絡繹不絕。“Wow,so beautiful,really amazing!(哇,真美啊,太驚艷了!)”隔空體驗了一次琵琶“演奏”后,一位外國觀眾大聲贊嘆道。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