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
孔子說:“古時候言語不輕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動趕不上。”
——楊伯峻《論語譯注》
【小識】
嘴笨一點
一個人說話少,可能有多種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怕說不好。孔子謂古者“言之不出”,可能恰恰相反,是怕說得太好。
說得太好有什么不好呢?就怕說到了做不到,就怕說得多做得少,就怕說得太好做得不太好……
可見,在孔子時代,吹牛皮,放空炮,已經讓人十分討厭了。孔子之后呢,有過之而無不及。到如今,滿嘴跑火車者,洋洋得意;滿紙荒唐言者,沾沾自喜。
一些人,每到一地,總要提出一套“作文范式”,或者“跨越式”,或者“超常規”,怎么痛快怎么說;職升一級,總要設計一套“數學公式”,或者“一二三四五”,或者“五四三二一”,怎么花哨怎么來。掛在嘴上,閉花羞月;寫在紙上,如花似玉。沒有這些,他擔心上面說他沒性格,擔心下面說他沒特色;但真正做起來,或如老漢學打拳腰來腿不來,或如老虎吃天無處下爪。
孔子其實只講了前半部分:說了是要做的。其實還有后半部分:做了還是要說的。前者如果叫做計劃的話,后者就應該叫做總結。但是,凡是前面說得順溜的,就別擔心后面說不順溜;凡是前面說得好的,就別擔心后面說得不好。反正,會說的,過來過去都會說;會對付的,上面下面都能對付。
孔子多次就言行發聲,《論語•學而》有“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里仁》有“訥于言而敏于行”,意思都一樣,說話遲鈍些,做事機敏些。
嘴笨點沒關系,誰能說你腦子也笨呢?你的一舉一動,大家都看在眼里。(尚之)
相關新聞
- 2020-03-18【清風典歷】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 2020-03-17【清風典歷】無為小人儒
- 2020-03-16【清風典歷】行不由徑
- 2020-03-13【清風典歷】三思而后行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