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吸收網民對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意見建議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總結這次活動的成功做法,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善于通過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更好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順應民心,把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明確要求“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改進群眾工作方法,提高群眾工作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還是就重大工作開展網絡征求意見活動,暢通群眾日常反映建議訴求渠道等,都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特別是適應互聯網時代新要求,通過互聯網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開展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等,引起廣大干部群眾熱情關注、積極參與,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傾聽了人民呼聲、匯聚了人民智慧,也進一步豐富了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的內涵和實踐。
群眾在哪里,群眾路線就要貫徹到哪里。近年來,互聯網深度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我國網民規模超過了10億。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對領導干部而言,互聯網是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是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是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只有學網懂網用網,才能更好掌握民情民意,把握輿論焦點,解決社會痛點。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
善于通過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群眾的意見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對于一些重大決策部署,要及時通過網絡等平臺征求群眾意見,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廣察民情、廣納民意、廣聚民智。要把網絡問計作為常態化手段,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建議、回應人民期待,架起與人民群眾“連心橋”。領導干部要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對于網友的意見建議、反映訴求,認真研究、充分吸收,及時采納建議、解決問題,讓人民意愿充分表達、有效實現。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滿腔熱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既要“鍵對鍵”,還要“面對面”。網上網下要聯動起來,多角度全方位聽取意見、了解民意。領導干部要把聽取“網言網語”和實地調研結合起來,既線上匯集意見,也要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面對面感受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摸透實情、找準問題。相關意見和建議,最終要體現到為民辦實事中。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抓落實,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促進民生福祉。
無論時代發展怎么變化,群眾路線這個黨的傳家寶不能丟。新征程上,要適應形勢變化、結合時代特點,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廣開言路、開門問策,匯聚真知灼見、智慧力量,不斷激發14億多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偉力,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蘭琳宗)
- 2022-07-04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美麗中國邁出重大步伐
- 2022-07-04解讀《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則》①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舉措
- 2022-07-04開展多種形式主題黨日活動 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 2022-07-04幽:從距離的角度上說,“幽”就是遠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