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黑土地上玉米籽粒飽滿、連片成金,處處是豐收的喜人景象。近日,黑龍江省饒河縣紀委監委干部來到小佳河鎮佳平村開展實地走訪。此前,該村個別村干部因騙取玉米生產者補貼問題被查處,此次走訪正是為了跟進監督、查看整改成效。“以前發補貼,村里總遮遮掩掩的,現在一發補貼就公示,錢直接打到銀行卡上。心里踏實了,種玉米的勁頭也更足了!”村民郝傳文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首先是要發展富民產業。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緊盯黨中央關于鄉村全面振興、惠民富民、防止規模性返貧致貧等方面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對反映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線索加強督辦,對貪污侵占、截留挪用、虛報冒領、吃拿卡要等行為嚴懲不貸,堅決斬斷伸向群眾利益的“黑手”。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鄉村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問題,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監督檢查,推動解決農民急難愁盼問題,以產業興旺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山東省平度市大澤山葡萄風味獨特,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但此前因冷藏儲存和智慧物流建設不完善,葡萄常因集中上市而價格低迷,甚至出現滯銷。針對這一難題,平度市紀委監委聚焦暢通葡萄產業鏈開展全鏈條監督,廣泛收集群眾意見,推動職能部門加快打造物流倉儲中心,引進智慧物流系統。該市紀委監委對相關項目開展全過程跟進監督,通過實地走訪、查看臺賬等方式,保障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預計在今年10月葡萄下市前,新建5萬噸倉儲量的葡萄冷鏈倉儲物流中心即將投用,將拉長鮮食葡萄供應期4個月。
高原特色農業是云南閃亮的名片。2025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指出,要加快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和文旅產業,促進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前不久,該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舉辦了豐收節慶祝活動。在火龍果“果王爭霸”趣味比賽現場,黃皮火龍果吸引了不少目光。
“黃皮火龍果也就是燕窩果,市場價格高、需求度高,但通過日常走訪我們了解到本地種植技術差、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石屏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縣紀委監委隨即將問題反饋給各鄉鎮黨委,推動鄉鎮相關部門深入種植基地,通過組織開展技術培訓、交流學習活動等方式,提升果農種植水平。同時,督促鄉鎮積極向縣農業農村局等職能部門申報推進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農旅項目、燕窩果種植示范園建設等項目,帶動群眾進行火龍果新品種改良,促進燕窩果精品培育。今年,該縣新種植燕窩果300余畝。
眼下,正是燈籠果和百香果收獲的季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紀檢監察干部前往勐梭鎮勐梭村燈籠果種植田、翁嘎科鎮龍坎村百香果種植基地等實地走訪,詳細了解產業現狀、收益分配及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特色產業發展項目多、資金多、受益面廣,但也容易滋生‘蠅貪蟻腐’。”該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同志介紹,縣紀委監委圍繞人、財、物、權等重點,緊盯產業規劃、資金撥付、項目落地等環節強化一線監督,大力整治套取、截留、挪用惠農補貼資金等問題,讓特色產業紅利真正惠及群眾。
一些地方紀委監委還搭建智慧平臺、升級數字化系統等,將鄉村產業發展所涉及的資金流向、資源使用、項目進展等關鍵數據整合聯通,為產業發展營造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
海南省文昌市紀委監委依托農村集體“三資”智慧監管平臺,整合全市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數據信息,實時監控資金流向、資產變動與資源使用情況,實現文昌雞特色養殖產業鏈的智能化、數據化監管。此前,該市紀委監委通過智慧監管平臺數據比對,發現個別村集體將有關費用以“白條入賬”方式記錄,違反財務管理制度。針對這一問題,市紀委監委責令立行立改,推動62個村民小組將221.7萬元“體外循環”資金全部納入監管賬戶,實現資產臺賬動態更新與交易數據實時監控。
河南省滎陽市紀委監委督促市農業農村局用足用活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對特色產業項目采用“數字化平臺+市場化推介”模式,實現項目招采交易線上全程公示、農產品線上推介展銷,對異常交易行為實時預警。將農村產權交易全程置于陽光之下,以透明交易環境推動營造親清政商關系,幫助特色產業項目精準對接優質合作資源,讓產業發展的“活水”持續涌流。(記者 曹俊明 劉遠航)
- 2025-09-23強化政治監督,推動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一體化 一條心 一起干 同譜區域發展“協奏曲”
- 2025-09-23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
- 2025-09-23廣安觀潮 | 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是為了老百姓過好日子
- 2025-09-23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 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科技強國根基不斷夯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