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時期,我國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加快高端裝備、先進制造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圖為擁有最大11000米的鉆深能力、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該船于“十四五”時期正式入列(資料圖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強調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指出“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樹牢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十四五”期間,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自立自強水平顯著提升,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研發投入再創新高,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區域科技創新布局不斷優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顯著;
原創性引領性戰略性科技成果豐碩,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創造多個全球“首次”和“第一”;
關鍵技術加速突破,一個個“大國重器”頻頻占領創新制高點;
創新“勢能”持續轉化為發展“動能”,從各式各樣的智能機器人,到賦能千行百業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再到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統……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創新從點狀突破到系統集成加速推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有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
緊盯重點任務,壓實責任同題共答
“十四五”規劃綱要分領域闡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篇章位居其首,并在這一篇章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作出部署。
緊盯重點任務,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列出監督清單、細化監督臺賬、明確監督內容。綜合運用專題會商、約談座談、調閱資料、實地調研等方式,持續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壓緊壓實各方政治責任,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對5家綜合監督單位牽頭的重點任務實施情況跟進監督,與綜合監督單位黨組同題共答。
針對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加強國家實驗室建設管理等重點任務,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列出監督清單,強化監督。該紀檢監察組由組長帶隊到40余家科研機構、高校、科技領軍企業等深入調研,形成4份調研報告反饋科技部黨組,推動科技部黨組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加強對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全過程管理;在全覆蓋調研國家實驗室的基礎上,督促科技部認真履行領導管理職責,推動加強對國家實驗室的監督,為國家實驗室規范運行管理提供保障。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項目經費的管理,往往涉及多個部門。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強化協同監督,會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科學院紀檢監察組召開“組組”協同監督工作會議,推動召開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監督機制座談會,進一步完善監督執紀執法聯動機制,保障項目高效實施、經費管理到位。
牢牢把握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條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突出重點,持續強化政治監督,連續四年將“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情況納入重點任務監督臺賬,分年度制定監督方案。
“十四五”規劃綱要圍繞科技前沿領域攻關、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等提出了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其實施為我國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將其列入年度監督重點,多次派員赴新疆、浙江等地調研,約談相關司局主要負責同志,推動國家發展改革委持續強化部門協同、央地聯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確保重大工程扎實推進,助力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涌現、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躍升。
“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領跑全球,“東方超環”創造“億度千秒”世界紀錄……目前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重大成效,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任務目標。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多處提到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人工智能既是前沿領域,也是新興產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和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會同駐在單位赴科研機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就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等進行專題調研,督促國家發展改革委突出應用導向,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度,促進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快落地和實現。
據統計,2024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超過24萬億元,相當于北京、上海、廣東地區GDP的總和。
緊盯關鍵環節,強化正風肅紀反腐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2024年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認真履行職責,強化正風肅紀反腐,為科技創新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
聚焦科研單位主責主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從督促規范管理入手,推動科研單位強化使命擔當,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作為科技“國家隊”,中國科學院在“十四五”期間取得一大批原創性、引領性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中國科學院進一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使命擔當,駐中國科學院紀檢監察組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分支機構、非法人單元、不良企業清理以及科研人員兼職管理等與院黨組專題會商,督促加大清理規范力度、清除風險隱患,保障科研人員把時間精力投入主責主業、凝心聚力搶占科技制高點。
聚焦科技領域科研項目評審驗收、經費管理、授牌獎勵等關鍵環節,緊盯廉潔風險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影響科技創新的“四風”問題堅決糾治,對腐敗問題嚴肅查處。
針對科技界“打招呼”“跑找要”等影響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制約創新質量問題,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試點開展了根治評審專家被“打招呼”問題監督,督促黨組深入整治。之后,又將整治經驗推廣到院士增選、國家科技獎勵評審等領域,推動持續整治濫發“帽子”“牌子”之風,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潛心鉆研。
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運用“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對科技部新技術中心王某某等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同步做深做實以案促改促治,推動加強對重要崗位、關鍵環節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
既精準把脈,靶向糾治頑瘴痼疾,又深挖徹查,做實以案促改促治。
安徽省紀檢監察機關近年先后查處了多起科技系統黨員干部腐敗案件。“我們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動駐在部門有針對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完善科技治理體系。”省紀委監委駐省科技廳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一系列舉措:針對案件中發現的項目資金分配管理中的突出問題,聯合省科技主管部門全面排查,推動出臺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科創監管;剖析問題成因,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省科技廳綜合運用科技金融等措施,推動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十做到”和解決突出問題的“十嚴禁”,支持科技企業發展;通過主題實踐活動、走訪服務月活動等,推動全省科技系統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糾治“四風”、改進作風……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十四五”期間,安徽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在合肥,量子通信等前沿領域加速突破;在蕪湖,低空經濟乘勢起飛;在蚌埠,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迅速。
科技創新活力十足、新質生產力發展強勁,這背后,離不開紀檢監察機關為創新清障、為發展護航。
緊盯短板弱項,培優開放創新生態
科技創新靠人才,發展需要體制機制保障。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監督推動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與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結合起來,培優開放創新生態。
駐中國科學院紀檢監察組推動中國科學院聚焦研究所科研組織、科技評價、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深層次問題,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方面,開展專題調研并與院黨組專題會商,推動健全完善與職責使命相適應、與實際貢獻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激勵保障科研人員真正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
在浙江,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正加速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該省紀委監委聚焦青年科技人才引育管用難點堵點,選取部分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開展專題調研,貫通運用財會監督、審計監督、巡視巡察監督成果,“室組”聯動、“組廳”聯動、“組組”聯動,發現9個方面問題并推動整改,督促印發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擔重任等多項政策舉措。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7月30日、8月4日,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先后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一號、二號工位成功發射。雙工位在五天內“接力”火箭發射,意味著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挑戰高密度發射即獲成功。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在建設之初無先例可循。海南省紀委監委駐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組長趙志剛說:“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海南商發出臺科技創新管理規定、科技創新獎勵辦法等,激發創新活力。”
找準監督切入點,各地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采取針對性措施,保障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躍升。
聚焦降低企業研發成本,推動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山東省紀委監委駐省科技廳紀檢監察組針對企業在研發和成果轉化中對大型科研儀器的迫切需求,推動省科技廳打造網上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服務平臺。該省由財政資金購置的,散布在各高校、科研院所中的3.5萬臺大型科研儀器供有需求的企業共享共用,更好地為科技創新服務。
聚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今年,江蘇出臺《關于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意見》,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出部署。該省紀委監委派駐省科技廳紀檢監察組加強監督,保障該政策落實。推動有關部門制定印發推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15條措施、培育獨角獸企業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11條支持舉措等政策。目前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超5.7萬家,大批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科技命脈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紀檢監察機關有力監督下,“十四五”規劃綱要有關任務落地落實,我國科技成果豐碩,創新活力迸發,發展動能澎湃。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紀檢監察機關將始終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以有力監督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落實,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初英杰)
- 2025-09-23強化政治監督,推動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一體化 一條心 一起干 同譜區域發展“協奏曲”
- 2025-09-23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
- 2025-09-23廣安觀潮 | 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是為了老百姓過好日子
- 2025-09-23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 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科技強國根基不斷夯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