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提高監督穿透力,依靠大數據分析精準發現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加強預警糾治。實踐中,江西省撫州市紀委監委將大數據信息化賦能作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大數據監督平臺建設,加強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推動實現監督常在、防線前移。
以“數據整合”促進“監督融合”。壓緊壓實職能部門責任,督促職能部門從提高監督治理能力、規范權力運行的高度,推動重要領域行權數字化監管,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大數據監督平臺相關數據資源共享,切實將數據“聚起來”“用起來”,推動監督從“各自為戰”向“協同聯動”轉變。督促縣(區)紀委監委以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建設為契機,找準大數據監督切入點、著力點,緊盯人、財、物等權力運行關鍵環節,把領導干部與手中的權力、審批的項目、作出的決策以及各種社會關系關聯起來,加強對信息數據的分析、加工、研判,根據業務部門工作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務實管用的監督模型,不斷豐富監督應用場景,對行權異常情況實時預警,早發現早處置,進一步提高監督穿透力。
以“數據算法”升級“反腐戰法”。針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層出不窮,手段更加隱蔽、形式更加多樣的特征,建立大數據辦案中心,持續完善線上協查機制和大數據技戰法,邀請上級紀委監委專業技術骨干及行業專家開展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運用等培訓,培養大數據分析研判人才,著力提高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規范開展初核的能力水平。用好“贛信通”辦案數據綜合分析系統,以科技手段強化數據分析,探索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案件審理、巡察監督等領域運用,迭代升級優化現有算法模型,提升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行為的識別精準度,實現關口前移、動輒則咎。
以“數據閉環”推動“治理閉環”。善于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充分發揮大數據監督在一體推進“三不腐”特別是“不能腐”中的重要作用,從海量信息中篩查比對出潛在的廉政風險,精準發現權力運行中的薄弱環節與潛在漏洞,加強對權力運行全天候全過程的監督識別,為異常行為“賦碼亮燈”,推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圍繞大數據篩查預警發現的異常信息、群眾關注和制度漏洞,完善信息推送和處置留痕機制,形成“發現—推送—整改—反饋”閉環治理鏈條,推動問題從“解決一件”向“規范一片”深化拓展。把安全規范作為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數據使用監督制約機制,嚴格數據調用審批程序,不定期開展安全保密檢查和嵌入式檢查,確保數據始終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堅決守住信息安全底線。
(劉志濤 作者系江西省撫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代主任)
- 2025-09-23強化政治監督,推動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一體化 一條心 一起干 同譜區域發展“協奏曲”
- 2025-09-23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
- 2025-09-23廣安觀潮 | 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是為了老百姓過好日子
- 2025-09-23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 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科技強國根基不斷夯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