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風雨洗禮,孕育出悠久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中蘊藏著寶貴的精神養分,是青年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年一代肩負歷史使命,必須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刻把握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在文化強國建設中貢獻青春力量。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精神品格
堅定文化自信,筑牢精神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民族精神獨立性的事情。文化自信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球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青年應該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神養分,明晰其歷史脈絡與核心價值,增強文化認同感。當今世界,多元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下相互碰撞,青年只有深刻理解并認同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筑牢根基。
弘揚傳統美德,塑造高尚品格。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中華民族是重視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歷來強調“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范,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于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中華傳統文化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道德準則,不僅規范著古人的行為,更是當代青年應當繼承的精神財富。青年要將誠信、友善、敬業、奉獻等美德融入日常生活,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以實際行動詮釋傳統美德,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汲取歷史智慧,增強思辨能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壓艙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文化不僅包含道德教化內容,更蘊藏著豐富的哲學思想。比如,“天下大同”“和合共生”等理念,為我們堅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厚重根基。再如,從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中庸之道”,從莊子的“天人合一”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為我們處理復雜社會問題提供了寶貴智慧,有助于保持清醒頭腦,提升思辨能力,去偽存真,做出正確判斷。
以昂揚奮進的姿態投身文化強國建設
保持文化自覺,主動擔當使命。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每個時代都賦予青年不同的責任與使命,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人生際遇。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青年在建設文化強國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建設文化強國,既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支撐,也需要青年一代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致力于文化傳承與創新,促進中華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開拓創新。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擔負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讓傳統文化煥發生機。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文化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結著中華民族綿延發展的基因和密碼,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用馬克思主義激活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青年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要充分運用自身優勢,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文化表達方式,使傳統文化更貼合當代生活,創造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滿足人們的多元文化需求,為文化發展拓展新路徑。
培養國際視野,講好中國故事。當前,文化軟實力已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內容。青年應當培養國際視野,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把中國故事用世界通用語言講清楚、講出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為負責任大國,我們必須更加主動地宣介中國主張、傳播中華文化、展示中國形象。”要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通過社交媒體向世界展示中國書法、茶道、武術等傳統文化,參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分享中國文化發展成果,提升中華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讓世界對中國有更好理解和更深認識。
(孫祺媛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
- 2025-09-23強化政治監督,推動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一體化 一條心 一起干 同譜區域發展“協奏曲”
- 2025-09-23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
- 2025-09-23廣安觀潮 | 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是為了老百姓過好日子
- 2025-09-23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 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科技強國根基不斷夯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