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在山西省長治市了解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整治情況。 李龍 攝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出部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持續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等方面突出問題治理,采取超常規措施,嵌入式跟進監督,堅決守護群眾切身利益。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整治工作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監管體系,嚴格控制集體經營風險,堅決遏止新增債務,充分保障集體成員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決不能讓集體經濟變成少數人的“小金庫”。農村集體“三資”、鄉村振興資金是全面振興鄉村的重要物質基礎,事關億萬農民切身利益和黨的執政根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在推進整治中持續深化認識。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有利于維護群眾利益。自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以來,進一步摸清了農村集體“三資”家底,懲治“蠅貪蟻腐”、推動一批“三資”重新回歸村集體、回到群眾手中,整治成效得到群眾認可。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有利于推動惠農政策落實,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護耕地建設、發展鄉村產業、提升鄉村道路供水通郵等公共服務水平,提供了堅強保障。
但要看到,基層政治生態還需進一步凈化,社會治理還需進一步優化。當前鄉村振興實踐中,各項政策資金支持范圍廣、環節多、鏈條長,監管難度大,還存在涉農資金被截留挪用、遲撥滯撥、超范圍使用、騙取套取,項目謀劃質量不高影響資金使用效益,實施過程權力尋租、圍標串標等問題,侵害廣大農民利益,影響政策實施效果,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高度關注,必須強力推進整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整治,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堅定信心決心,糾治突出問題,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堅持多措并舉,推動整治工作走深走實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履行監督專責,與農業農村部同向發力、同題共答,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堅持協同聯動。“室部組地”上下貫通、形成合力。督促農業農村部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進度要求,組建專班,調度問題排查和整改情況,構建長效機制。嵌入式跟進監督,深化運用“雙專班”推進,進行定期會商,“面對面”傳導壓力,“肩并肩”研究指導。開展實地調研監督指導,當面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建議,共同研究解決問題,推動整治走深走實。地方農業農村部門成立專班,主要負責同志直接抓,主動向黨委政府請示匯報,建立跨部門溝通協調機制,定期會商、共同行動,推動問題排查和整改。
堅持摸清底數。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方面,推動各地建立清產核資工作機制,省市農業農村部門督促指導,縣級統籌組織,鄉村具體實施,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小組長三級對清查結果逐一簽字背書,做到賬實相符、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清查結果及時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在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方面,督促各地厘清資金監管底數,會同涉農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要求,明確有多少、歸誰管、怎么管、怎么用,指導各地利用多種涉農監管平臺開展篩查比對,做到應知盡知、不重不漏。
堅持糾治頑瘴痼疾。樹牢問題導向,督促開展拉網式、起底式排查,對賬銷號。聚焦反復出現、邊改邊犯的集體資產出租超長期、超低價合同、村集體建設項目不規范、村級債務歷史欠賬等沉疴積弊排查整改。聚焦農民群眾反映強烈問題,針對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等方面具體問題,嚴肅查處并督促整改。
堅持群眾參與監督。始終站穩人民立場、緊緊依靠人民力量,充分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引導主動參與、積極監督。督促完善監管平臺建設,持續推動數據匯集、數據公開、數據運用,因地制宜明確預警閾值,精準研判運行風險、加強監管。督促建立監督舉報平臺,開設舉報電話專線、網上信箱等途徑,確保暢通群眾監督舉報,確保件件有回應。堅持整治效果好不好群眾說了算,以群眾的廣泛評價、真實感受檢視整治效果。錨定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及時回應群眾關注關切。
鞏固提升整治成果,用心用情用力促進實施鄉村全面振興
當前問題存量尚未清除,增量還在持續發生,必須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不斷鞏固提升整治成果,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系統聯動抓整改。緊盯整治推進中不斷涌現的難啃的“硬骨頭”,發揚脫貧攻堅精神,持之以恒推進整治。堅持責任再壓實、力量再聚合,督促推動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扛起主體責任,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主動靠前、加強統籌、善于協調、敢于擔當,密切協同配合,聚成合力。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方面,盯緊集體資產量大、經濟活動活躍、矛盾糾紛多的村開展攻堅治理,指導做好村集體經濟組織換屆及其負責人離任審計工作,健全集體資產監管制度,構建“平臺數據賦能、鄉鎮監管在前、各類審計監督隨后、紀檢監察跟進”的監管格局。在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整治方面,用好問題臺賬、監督舉報信息臺賬等,分級分類定期跟蹤調度,逐項對賬銷號,配合地方紀檢監察機關核查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違紀違法案件,糾正惠農補貼截留挪用問題,由點到面推動解決問題,進一步樹立為民解憂、為民造福的鮮明導向,引導把整治真正做到群眾心坎上,以實際行動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機制管長遠。堅持從行業風氣是否得到根本凈化和基層治理是否得到全面提升看整治效果。督促農業農村部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聚焦權、錢、人等要素,筑牢監管防線,補齊制度短板,完善系統治理。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要以“資產清底、問題清倉、干部清廉、群眾清楚”為標準,督促基層嚴格落實公開公示、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村務監督等規定,推動農村集體“三資”規范管理。開展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整治,要加快完善各類補貼資金、項目資金有關政策,加強涉農項目全過程管理和涉農資金全鏈條監管,健全項目立項評審制度、常態化抽檢核查制度、驗收管理制度,實現全覆蓋穿透式監管,推動鄉村振興資金流向更加明晰、使用更加規范、監管更加嚴格,精準有效保障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地落實,發揮政策資金使用效益。
用好成果促發展。注重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將整治取得的成果轉化為促進發展的實招硬招,指導各地連年摸清集體資源資產家底,利用監督管理平臺夯實信息化、數字化精準監管,推進資源資產規范流轉交易,因地制宜盤活利用資源資產,通過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經營性財產參股等途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保值增值。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整治既要確保資金安全規范使用,又要瞄準資金使用實績實效,確保發揮應有效益,持續強化鄉村振興資金全鏈條監管,指導各地加強項目統籌謀劃、創新組織實施方式、優化評價導向,讓強農惠農的政策紅利不斷壯大,為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注入動力。
(吳清海 作者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組長,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
- 2025-09-23強化政治監督,推動高質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一體化 一條心 一起干 同譜區域發展“協奏曲”
- 2025-09-23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
- 2025-09-23廣安觀潮 | 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是為了老百姓過好日子
- 2025-09-23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 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科技強國根基不斷夯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