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狠狠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av-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狠狠色色综合网站-狠狠色视频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為了國家和民族—感受革命先烈的矚望 訪東北烈士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佟國波

2025-09-28 17:5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一件文物,一段崢嶸;歲月無言,山河為證。14年抗戰從這里開始,在中華民族的危難時刻,東北抗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用艱苦卓絕的斗爭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尊嚴,用鮮血和生命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寫下悲壯而光輝的一頁。這些革命先烈身上蘊藏著怎樣的家國情懷?記者采訪了東北烈士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佟國波。

  記者:無數革命先烈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身上蘊藏著怎樣的家國情懷?

  佟國波:一支刻寫文件的斑駁鐵筆,承載著地下工作者張宗蘭的智慧與勇氣,見證了無數情報傳遞的瞬間;一只陳舊藤箱,裝滿情報與信仰,隨地下交通員張宗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穿梭往來;一張寫著“死在光明”的領尸證,詮釋了王學堯烈士的“向死而生”……這些都是我們館內珍藏的革命文物,是革命先烈家國情懷的重要載體和生動見證。

  東北抗聯14年艱苦卓絕斗爭,猶如一部英雄史詩,鑄就了以“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為核心的東北抗聯精神。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忠誠于黨。東北抗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響應黨的號召、執行黨的路線,即使孤懸敵后、步履維艱,仍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展現了對黨的絕對忠誠。

  勇赴國難。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臨刑前給兒子寫下遺書,“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國家危難之際,東北抗聯將士挺身而出、視死如歸,激勵無數中華兒女用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

  血戰到底。楊靖宇將軍犧牲前,面對勸降,堅定地說:“如果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敵人鍘下他的頭顱、剖開他的胃,發現胃里只有枯草、樹皮、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東北抗聯將士頑強御敵、不畏犧牲,英雄氣概永遠為后世敬仰。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崇尚英雄,是人類一種最深沉的情感。傳承紅色基因,既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莊嚴使命,更是激勵后人在新征程中攻堅克難、接續奮斗的強大動力。

  記者:紀念館近期推出“抗戰14年的黑龍江”專題展覽。如何認識14年抗戰中東北抗聯發揮的重要作用?

  佟國波: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中共滿洲省委第一時間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隨后,中國共產黨在支持和參與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同時,創建了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反日游擊隊。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引領下,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這支武裝逐步發展為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抗日聯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東北抗日聯軍積極配合關內抗戰,牽制和打擊了日本侵略者,使其無法抽調更多兵力入關作戰。東北抗聯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最早與日本侵略者作戰、堅持時間最長、條件最艱苦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裝,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記者:紀念館如何推動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佟國波:正是革命英烈以血肉之軀前赴后繼、共赴國難,筑起新的長城,才換來了今日的山河無恙、國泰民安。作為紅色文化陣地,東北烈士紀念館始終以“弘揚英烈精神”為己任。近年來,我們不斷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資源并創新保護利用,持續推出優質紅色陳列展覽,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廣大觀眾從中汲取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讓偉大的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芒。

  自2021年以來,紀念館已累計接待觀眾1056.66萬人次。在重要時間節點推出專題展覽15個,其中4個獲得中宣部、國家文物局的重點推介。我們還組建了一支流動展覽小分隊,四代隊員先后深入機關、企事業單位、廠礦、鄉村等地,廣泛宣傳烈士事跡,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級行政區的百余個市,總行程達5萬公里,累計開展巡展和宣講報告5000余場,受教育觀眾超過1000萬人次。

  與此同時,我館還通過文物數字化掃描、智慧社教活動等方式,實現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展示、傳播與互動學習,從而拓寬紅色文化的覆蓋面,增強影響力。我們將著力加強自身建設、促進館際合作與人才培養,為凝聚民族復興力量提供堅實支撐。(記者 管筱璞)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