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文藝新作·文學】
作者:吳道毅、鐘云霞(分別系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
故鄉是作家成長的搖籃,是作家汲取文學營養的豐厚熱土。作家葉梅出生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她對這里充滿深厚的感情和真摯的熱愛。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即瞿塘峽、巫峽與西陵峽,讓她作為家鄉人深感自豪;三峽神女的動人傳說,為她帶來豐富的藝術滋養,并且不時觸發她的創作靈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是她長期仰望的燦爛文學星座,給她帶來浪漫主義文學與楚文化的深刻熏陶;從兒時開始聆聽大人們講述的三峽抗日故事,深深地感動著她,在她的文學園地里日漸生根、發芽、蓄積力量,等待著有朝一日破土而出。這次,她重新走進故鄉三峽抗戰的歷史深處,創作推出長篇小說《神女》,表達出她對故鄉的深沉眷戀和對革命英烈的深切緬懷。

作家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2025年6月出版
這部作品以浪漫、柔情、溫婉與充滿詩性的語言,敘述了三峽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進程,以文字還原驚心動魄的歷史場面,歌頌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死守國土、戰勝日寇的精神境界,以文學的筆觸深刻揭示三峽抗戰的偉大歷史啟示意義。
三峽抗戰發生在抗日戰爭中后期,與鄂西會戰交叉、重疊,主要任務是通過長江三峽航運,實現上海、武漢等中東部地區的武器、工廠、物資等大規模西遷,具有重要歷史意義。作者對這段歷史情有獨鐘,對三峽人民抗戰救國的英勇事跡了然于心,正如她在創作談《與山水相融的三峽人民抗戰》中所說:“正是平凡而偉大的三峽人民,以他們堅實不屈的脊梁,筑起了長江三峽的屏障,挫敗了日軍西進的妄想。”為了寫好這部長篇小說,她廣泛收集三峽抗戰民間口述史、家族史,深入鉆研文獻記錄,再通過藝術創造,著力還原三峽抗戰歷史的生動場景。通過葉梅繪聲繪色與飽含激情的敘述,讀者了解到三峽抗戰的歷史面貌,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的自由、獨立是中華兒女用生命與鮮血鑄就的,必將給子孫后代留下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正如作者所言:“如今我們面對莊嚴浩蕩的壯美山河,懷念那些為此獻身的英勇無畏的愛國志士,眼觀動蕩的世界風云,不能不更加珍惜與呵護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神女》以雄奇、美麗的長江三峽為地域背景,三峽賦予作者文學的靈氣,從而使得作品洋溢出濃郁的三峽在地生活氣息,展示出三峽瑰麗多姿、美輪美奐的驚世之美——諸如山的雄奇,水的湍急,峽的兇險,以及絕壁的偉岸,回蕩著三峽經久不衰的神話傳說,演繹出三峽地區豐富多彩的民族生活習俗。作品中反復出現的那只吉祥鳳鳥,讓人深深感受到三峽文化的神秘、飄逸與靈動。作品還描繪了三峽抗戰時期廣闊、豐滿的生活畫卷,諸如日寇對巴東縣城屢次轟炸導致平民百姓的大量死傷與離散,巴東、恩施等地國民黨陣營各種勢力之間的權力博弈和官員的腐敗行徑,黑社會團伙的無惡不作,覃九河次子覃遠蛟利用軍事參謀的身份與秋芳假扮夫妻從事我黨地下活動等。這些內容多側面、多維度地呈現出歷史的真實,從而也讓小說的敘述內容更加扎實。
這個類型的文學創作離不開刻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特別是離不開刻畫具有思想感召力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引導讀者積極向上,感受真善美的召喚。作為土家族作家,葉梅曾經在《回到恩施》《撒憂的龍船河》等作品中塑造一系列土家族兒女生動形象,揭示出他們剛烈、勇武、俠義等民族集體性格。這次的《神女》成功塑造覃九河、覃義蛟等三峽抗戰中的土家族兒女形象,充分彰顯出他們忠勇愛國的民族傳統,展現出三峽各族人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強烈共同體意識。覃九河、覃義蛟父子雖然各有各的個性特點,一個老成歷練,“威震一方”,一個生龍活虎,性格急躁,但同為三峽土家族兒女,不僅是長江三峽孕育而出的水中蛟龍,有著馴服險灘急流的超強膽識與本領,是三峽地區遠近聞名的船主或橈夫子,而且都有著一副俠肝義膽,尤其是都傳承著忠勇愛國的文化血脈,都有一顆火紅的中國心,無法忍受山河破碎不堪、祖國母親被外敵欺凌的慘狀。他們在三峽抗戰中毫不猶豫地舍小家、顧大家,全力投入長江物資搶運等抗戰活動中,為抗戰勝利作出重要貢獻。覃九河被聘為三峽航道引水人,幾乎出動家中所有船只參與抗戰物資搶運,又購買小火輪,聘用英國船員,親自謀劃、實施,運用小火輪成功轉移珍貴文物。覃義蛟帶著船工遠至宜昌、武漢為國家搶運物資,后又與兩位同伴在戰場擔任擔架員,搶救傷員,掩埋烈士遺體,最后與父親覃九河一起出色地完成抗敵計劃。
在《神女》中,鳳娘是煥發著神女光彩的動人女性形象,閃爍著三峽文化的瑰麗光芒,也承載著作者的文化與審美理想。鳳娘是出身于鄉紳人家的三峽女子,有著如同三峽一樣的驚世之美,有著神女一樣的神秘莫測,有著梔子花一樣的潔白、晶瑩與芬芳,聰慧異常,從小就喜愛與識別三峽、神農架特有的中草藥,又是通英語、懂醫術、追求革命的現代知識女性。因為抗婚、叛離封建舊家庭與參與革命事業,她被父親帶鄉丁追殺,被官府通緝,被黑心警察局長毒打,被黑社會綁架,一次次受難,乃至失憶,卻一次次逢兇化吉、死里逃生。她錯失與情人的姻緣,卻收獲了與救命恩人覃義蛟的美好愛情。丈夫覃義蛟參加戰時物資搶運數月不歸,她在家中負責家務,撫育子女,開辦藥房,又時時牽掛著丈夫的安危。巴東縣城頻遭日機轟炸,死傷無數,疾病流行,她的醫術派上大用場。
總之,鳳娘美麗、仁愛、寬宏、智慧、勇敢、多情,凝結著三峽文化或長江文化的精髓,也是與時俱進的時代驕子,不斷地接受新文化或現代文明,融匯多種文化形態的優長,走向更新更廣更高的精神世界。在她的周圍,還有覃玉蛟、繡兒等美麗而可愛的女子,或知書識禮,深明大義,抗日救國,或心靈手巧,吃苦耐勞,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2025-08-11飛鳥的請柬:聽見羽翼劃過彩云之南
- 2025-08-11朝向生命意義的追尋——讀長篇小說《龍鳳歌》
- 2025-08-04下一個青蒿素在哪里
- 2025-08-04第一次寫作,準備了大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