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詩經·小雅》里有一首《巧言》,全詩六章,每章八句。第五章曰:“荏染柔木,君子樹之。往來行言,心焉數之。蛇蛇(yí yí)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周振甫先生的翻譯是:柔軟的樹,君子種它。來往的流言,心中有數對付它。浮夸的大話,從嘴里說出了。巧妙的話像奏笙簧,臉皮太厚了。
這八句中,三句有“言”字,是全詩的點題之章。一,往來行言:道聽途說的流言蜚語,《毛詩故訓傳箋》有“善言者,往亦可行,來亦可行,于彼亦可,于此亦可,是之謂行也。”二,蛇蛇碩言:繞來繞去的浮夸大話,《毛詩正義》有“言君子出言,必心焉思數,知善而后出之。小人則不然,蛇蛇然淺意之大言,徒出自口矣,都不由於心。得言即言,必不思數也。”三,巧言如簧:言不由衷的花言巧語,《毛詩正義》有“巧為言語,結構虛辭,速相待合,如笙中之簧,聲相應和,見人不知慚愧,其顏面之容甚厚矣。”
《毛詩序》:“《巧言》,刺幽王也。大夫傷于讒,故作是詩也。”“行言”“碩言”“巧言”,都是讒言的表現方式。信讒者,當然昏聵無能;進讒者,也是厚顏無恥之輩。“巧言如簧”準確刻畫了進讒者的形象: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口吐蓮花,悅耳動聽。簧,笙、竽等樂器中的簧片,樂器通過它的振動來發聲,也指簧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后世即以“巧言如簧”為典,形容用虛偽動聽的言語來迷惑人、欺騙人。《后漢書·陳王列傳》:“夫讒人似實,巧言如簧,使聽之者惑,視之者昏。夫吉兇之效,存乎識善;成敗之機,在于察言。”
人言為信。任何表達,都應該以可信為前提:一是陳事唯實,說真話;二是表意唯誠,吐真情。道聽途說者,必花言巧語;虛情假意者,必甜言蜜語。搬弄是非者,皆能說會道;挑撥離間者,皆能言善辯。白居易詩《天可度》曰:“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語言一旦被偽裝,耳朵就會受到蒙蔽;耳朵一旦受蒙蔽,傷害就會尾隨而至。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中華秋海棠
分布:隴南、天水
簡介:中華秋海棠,多年生草本。花期7-8月,果期9-10月。植株姿態優美、花色艷麗,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全草藥用,有散瘀、止痛、止血等功效。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5-09-17權力就是責任
- 2025-09-23望梅止渴 | 做好自己,才不會被別人忽悠
- 2025-09-23桃李成蹊 |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 2025-09-19不為已甚 | 話不說滿,事不做絕






